标准“绣花针”织就乡村新图景
四川德昌主导制定的5项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 张 东
近日,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主导制定的《枇杷生产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建昌板鸭加工技术规范》等5项凉山州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对推动德昌乃至整个凉山州人居环境和农旅产业标准化建设、可持续化发展、品牌化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助力当地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自2018年获批创建国家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以来,德昌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建设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县为主线,以促进农村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挖特色产业资源,厚植经济发展优势,在做强精品农业、做优特色康养、做细人居环境上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
果、蔬、林、畜、烟、桑是德昌县“六大富民工程”。为促进德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该县坚持以特色农业和地标产品为抓手,制定适用于凉山州地区的《枇杷生产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建昌板鸭加工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德昌桑椹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并在乐跃镇高丰村、永郎镇可郎村等试点村重点推广,示范带动德昌特优农业标准化、精品化发展,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提供了坚实产业支撑。目前,德昌县已建成“1+X”林业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333余公顷、核桃嫁接改良4000公顷、茨达河流域定植优质桃约206公顷、供港果蔬示范种植基地约133公顷、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约13公顷、牛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6余公顷,初步建成现代果桑产业核心区453公顷,成功创建枇杷、桑椹两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立足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禀赋,德昌县以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为抓手,强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等服务业,持续推进康养旅游业标准化建设。在全面完善角半樱缘谷、高丰枇杷园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着手编制《康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系列标准,成功推进德州街道大坪村富元康养中心与村卫生室签订第一份医疗合作协议,积极构建以大坪康养为首的“康养+旅游+医疗”发展模式,着力奏响康养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协奏曲”。截至2020年底,该县已成功筹办旅游节庆活动10余次,新增康养中心100余家,接待游客400万余人,实现旅游增收上亿元。在标准引领下,德昌县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攀西地区阳光康养“德昌样板”正在崛起。
“乡村美不美,人居环境是关键。”作为一个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的轻工业城市,德昌县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坚持开展城市“七乱”“三线”“五清”等专项治理,实地建设农村公厕,实施省级农村户用沼气池、沼气集中供气等项目,全面规划三年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着手制定《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范》州级地方标准,坚持以麻栗镇民主村、德州街道大坪村、永郎镇可郎村为示范核心,以标准化手段辐射带动全县人居环境治理,加快构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发展格局,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振兴样本,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德昌经验”。
《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