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零距离” 品质“不打折”
四川成都新都区以标准化试点为抓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本报讯 (张 东)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再添新成果。近日,成都市新都区文化馆·社会化分馆签约授牌仪式举行,新都区文化馆与新都区巧帆棕编基地、快乐周末艺术学校、丫丫培训学校、墨艺斋、合路瑜伽馆5家社会培训机构达成合作,让标准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据了解,新都区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春季课程于3月22日正式开课,5家机构将免费为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学员提供非遗棕编技艺、插花艺术、舞蹈、钢琴、书法、瑜伽培训等高品质公共服务。此次新都区通过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分馆承担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并以购买服务、政府授牌、明确标准、全程监督等暖心举措,确保了服务“零距离”,品质“不打折”。
近年来,新都区以推进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获得感”为目的,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作为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的重要举措,形成了纵横多元、合作共建的服务网络体系,有效扩展了基本公共服务阵地和服务资源,推动了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高标准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了多样化、订制化、人性化的高品质社会服务向群众靠拢。
目前,新都区文化馆按照《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管理规范》《15分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圈建设规范》等系列标准,建立了“1+1+10+180+N”的总分馆服务模式,即1个总馆、1个直属分馆、9个镇(街道)10个分馆、180个村(社区)服务点、若干个社会化分馆。严格实行“区文化馆——镇(街道)分馆——村(社区)服务点”三级公共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统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以总馆为主导,以分馆为支撑,建立了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总分馆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服务链条割裂、服务不同质的问题,推动了优质服务资源共享、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无差别、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据了解,标准化试点以来,新都区通过横向联合社会力量,丰富多元供给渠道,建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主题化的公益服务新空间,不仅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盘活了社会资源及场馆设施、推动了市场化产品的公益性便捷化服务,更打破了体制内与社会力量之间的资源隔阂,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今年以来,新都区文化馆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规范》等标准的指引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已成功打造了6个特色艺术分馆,将总分馆制的标准化成果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用“新都实践”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现路径。
《中国质量报》【地方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