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山西省朔州市以标准化引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 蒋喜春 本报记者 秦海峰
自山西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朔州市牢牢抓住试点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稳煤创新”战略部署,聚焦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广泛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深入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各类标准化活动蓬勃兴起,标准化建设渐入佳境。标准化在引领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加油站”“助推器”“催化剂”作用日益凸显。
煤炭、火电两大传统产业是朔州标准化建设的主阵地。“标准化+能源革命”行动为两大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活力。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标准化改革的“头雁效应”,在主导制定《煤炭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露天煤矿工程施工规范》3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承担了《露天煤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露天煤矿安装工程质量评价规范》《露天煤矿安装工程验收资料规范》3项行业标准的制定任务,率先制定实施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规范》企业标准,引领煤炭产业走“减、优、绿”之路。
乘着山西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东风,中电神头发电有限公司标准化活动风生水起,先后举办“标于心,准于行”的标准化知识竞赛、标准化作业文件竞赛等活动,设立标准化建设专项奖励基金,建立标准体系信息库,推行标准化工作动态管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共发布标准体系文件1900项,其中自编技术标准120项、管理标准319项、工作标准250项。该公司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通过了电力行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现场确认。目前,该公司主导制定的《燃煤启动锅炉运行与维护导则》《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运行导则》两项行业标准已顺利立项,正在向创建A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打造区域优势综合能源企业的奋斗目标迈进。
高端陶瓷和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草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是朔州致力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打造的七大新兴产业,也是标准化建设的着力点。
围绕七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朔州市有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目前已拥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环境与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导则》两项国家标准和《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绿色生鲜牛乳生产技术规程》等多项山西省地方标准,以及《煅烧高岭土》《碳电极》《碳金板材》等多项企业标准。《煅烧高岭土》成为山西省首届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中唯一获奖的企业标准。朔州市还充分发挥标准化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6个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建设了以山阴富硒谷子、平鲁小杂粮等为代表的有机旱作农业标杆示范区。
“N”是朔州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鼓励支持的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化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标准化工作的努力方向。朔州正调动各方面资源开展标准化调查研究,重点瞄准煤机装备制造等主攻方向,力争实现标准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标准化为朔州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插上了腾飞翅膀。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标准化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推动了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规范了服务业行为,提高了服务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1-5月份,朔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累计积分排名全省第一。特别是围绕煤矸石发电、煤矸石材料、粉煤灰新型建材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4条路径探索推进标准化工作,有力提高了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基本实现了对粉煤灰的“吃干榨尽”和全资源化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怀仁何家堡乡敬老院经过两年多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建设与实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广的标准化养老服务模式,成为晋北地区幸福养老服务品牌。
《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