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社区幸福蝶变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运用标准化思维破解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难题
□ 张 东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美丽的岷江村,村民余茂清把房前屋后清扫了一遍,然后麻利地将塑料瓶、易拉罐以及花草树叶、剩菜剩饭等垃圾分拣好,装进不同的垃圾袋中。“以前随手乱丢垃圾,现在丢个烟头都不好意思。”余茂清说道,自从建立垃圾分类标准,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庄变美了,心情也跟着美起来。
从过去“塑料靠风吹,垃圾靠水冲”,到如今绿树成荫,鲜花吐艳,道路整洁,天蓝水碧的民宿旅游“网红打卡地”,岷江村的幸福蝶变,正是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以标准化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温江区为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目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为载体,以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为主线,将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逐步破解小区矛盾纠纷、社区食品安全、院落生活环境等社区治理“疑难杂症”,持续增强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区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是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温江区率先构建“1+4+N”矛盾化解机制,1就是社区党委为核心,4就是小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及各协会代表为主体,N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专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组织力量,制定出台了《小区自管会工作标准》《小区自管会管理标准》等标准规范,形成多方参与的社区矛盾协调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社区治理存在的代表性矛盾和困难,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柳岸阳光小区属于典型的农民安置小区。在小区自管会成立之前,由于管理混乱,全小区5台电梯仅有1台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业主和物业的矛盾十分激烈,举报投诉不断。小区自管会成立后,启动矛盾化解机制,按照调解流程,组织各相关方反复协调磋商,利用温江区政府建立的电梯隐患排查专项资金,联系业务部门和技术机构,迅速组织开展检验维修,排除故障隐患,有效解决困扰小区居民安全出行的现实困难。
社区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温江区政府将社区食品安全纳入民生工程,着手开展标准化群宴集中办宴点建设工作,拿出195万元建设补贴对鱼凫家园、古镇馨苑、学府芳邻、幸福田园、金河阳光苑等13个标准化群宴集中办宴点进行集中打造。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农村群宴现场检查指导表》,明确群宴现场检查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着力提升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实现群宴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让农村“坝坝宴”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和平社区有一条远近闻名的小吃街,食客往来不绝。然而,街道曾一度无专人管理,经营秩序混乱,街面卫生脏乱差,食品加工无“三防”。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和平社区运用标准化对小吃街进行“大变革”,小吃街自此迎来了“华丽变身”。
和平社区党委牵头成立柳浪湾自管会,负责小吃街的经营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制定《自管会运行管理标准》,明确自管会组织架构、人员职责、管理要求等,改变了小吃街无人管理、无人组织的状况,为小吃街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了“主心骨”;制定并实施《小吃街运行管理规范》,对小吃街进行了由里到外、从硬到软的标准化改造,做到定位划线、摊车外观、商贩服装,计量器具、管理台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消防设施“七统一”,商家亮证经营,人员持证上岗,实现了进货有发票、食品有留样、食材有公示。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温江区依托院落管理互助平台,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从垃圾分类、收集管理、运输要求、保洁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创建“户分类、院回收、村转运、镇分流”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目前垃圾分类的“温江模式”正在成都市推广。
“随着垃圾分类标准推行,村民们养成了自觉分类垃圾的好习惯,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好风气,为乡村振兴打牢了生态基础,拓展了绿色空间。”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介绍说,岷江村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态吸引了淼兮野奢帐篷酒店、九坊宿墅等高端民宿品牌纷纷落地,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社区是市民生活的‘根据地’、社情民意的‘集聚地’,也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落脚地’。”温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以解决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为落脚点,不断深化城乡社区治理标准化建设,用标准破解难题,用标准引领发展,在该区进一步倡导“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的行为理念,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