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标准化服务 》国内外标准化动态 》  点击次数:
 咨询服务
· 标准查询
· 标准有效性确认
· 标准跟踪服务
· 标准体系构建及项目研究
· 标准化试点示范技术指导服务
· 标准制修订服务
· 标准化培训
· 企业标准评价
 标准化政策法规
 国内外标准化动态
 标准发布动态
 网上书店
 海南标准化动态
 标准化协会
 联系我们
  搜索类型
 
加快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人:王文政   发布时间: 2018-02-27 15:09:22

 

新《标准化法》在加快推进标准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除拓展标准范围,建立全面回应社会需求的标准体系;认可地方制定标准的有益探索,赋予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标准权;承认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激发市场活力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建立制定标准的特殊通道,优先满足重点领域的需求。

对于我国政府主导制定的各类标准,各方反馈的意见显示一方面存在过多、过滥问题,部分标准内容交叉重复甚至具体指标存在冲突,另    一方面,一些社会急需的标准缺失、老化严重。在农产品安全、消费品安全、节能减排、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装备升级、新型城镇化、现代物流等关系国民经济基础的关键领域,相应标准的制修订存在明显缺口。

据此,新《标准化法》一方面是严格划定各类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范围,做到定位清晰准确,避免交叉重复,并为市场机制在标准供给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留出制度空间。另一方面,考虑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大背景,增设专条,强调制定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确定优先级,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标准项目,应当优先立项并及时完成(第十四条)。这一规定符合行政管理的“效能”原则,有利于确保有的放矢制定标准,集约利用有限的行政资源,优先保障关键领域的需求,将对弥补标准供给缺口发挥积极作用。下一步,负责制定标准的有关部门应当据此完善工作流程,对社会急需的标准项目优先评估、优先立项,并确保及时完成相关组织起草、审查和发布工作。

五、建立标准的立项评估、实施信息反馈与复审机制,保障标准的适宜性。

30年的标准化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全面回顾这段历程,我们认识到,一味地追求“高标准严要求”并不可取,标准的“适宜性”是衡量标准质量的更重要的指标。所谓“适宜”,是指标准蕴含的技术要求尽可能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既要防止水平过低,抑制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追赶所谓的“先进标准”,用过高要求挤压创新能力较低企业的生存空间,破坏正常产业生态。因此,新《标准化法》着力完善标准的制修订机制,更加注重制定阶段充分调查掌握社会需求,在实施阶段建立起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可靠的处理机制。

一是总则部分增设原则性规定。规定制定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提高标准质量(第四条)。这一规定首先明确,标准制定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明确了标准的制定是一个调查、论证、征求意见,提炼和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这一规定也明确了,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三重属性,方能发挥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作用。

二是引入立项评估和征求意见制度,确保标准质量。规定制定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应当在立项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在制定过程中,应当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并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第十五条)。本条对总则的原则性规定作出细化。首先是严格标准立项。要求组织制定标准的政府有关应当对有关各方的需求进行广泛调查,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拟制定标准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以需求调查和专家论证为基础的评估制度,能够有效解决拟制定标准项目的必要性问题,节约宝贵的社会资源,也防止标准过多、过泛造成适用困扰。其次是规范标准制定过程。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制定标准应当贯彻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可能以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全面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制定标准是一个将多元的社会需求提炼、体现为技术指标的过程,需要做严谨细致的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工作。政府主导制定标准,还需要关注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问题,形成各级各类标准协调、互补的体系,实现标准应用的最佳效果。

三是完善标准实施后的信息反馈和评估制度,确保及时更新。标准和法律、法规一样,一经制定后既要有相对稳定性,给相关当事人提供比较稳定的行为预期,同时,也要适时修订、与时俱进,方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能够促进而不是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修法中,行业、企业反映,一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颁布后长期未修改,其技术指标和方法已远远落后于实际,存在的实际意义不大。考虑到1989年《标准化法》比较注重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修订机制相对欠缺,新《标准化法》增设专条,要求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所制定标准进行复审。在整合现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标准实施信息的反馈、评估和复审,形成信息无障碍流动并得到妥善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是保持标准生命力“常青”的重要措施。

此外,考虑到强制性国家标准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新法建立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度,通过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信息的跟踪收集与统计,适时监控、掌握适用情况,遇有问题及时调整,保障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第二十九条)。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信息反馈、评估与复审,仍适用标准的一般规定。

六、引入标准化协调机制,有效化解矛盾争议。

建立现代化的标准体系,除了保障标准供给充足、稳定,标准质量可靠、适宜,还需要确保整个标准体系的“和谐性”。这个和谐,一方面要确保各类标准的协调配套,定位明晰不错位、不缺位,以及标准化工作机制协调、有效运转,不存在内生性的矛盾,另一方面,要设置明确、可靠的救济渠道,一旦出现具体矛盾能够迅速启动,化解争议,避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卡壳”。据此,新《标准化法》一方面是划定各方主体在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另一方面,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法制化,规定国务院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保障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序、高效运转和标准体系的和谐、统一。同时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第六条)。

对于协调机制的具体职责,新《标准化法》规定:一是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标准实施信息反馈、评估、复审情况,对有关标准之间重复交叉或者不衔接配套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处理或者通过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处理(第三十条)。处理方案包括对相关标准的整合、修订乃至废止。二是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标准制定、实施过程中出现争议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解决(第三十三条)。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别由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实施,在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叠、冲突等争议。对争议的协调,首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交由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做出决定。

此外,新《标准化法》还响应社会需求,规定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国家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第十七条)。建立标准化试点示范制度,鼓励社会各方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宣传工作,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第三十一条)。

(作者为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本文选自作者在201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关于贯彻实施新标准化法的几个问题》的讲话)

《中国质量报》 □ 甘藏春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