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是我们人类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的重要基地。标准化工作作为贯穿于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是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还是实现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保障作用,能够助力林业生态文明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我国以增强生态建设能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加生态供给为目标,围绕我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等林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及苗木生产,城市绿化,采伐更新工程作业等,都在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显著提升了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水平。
2015年1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服务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推进森林、海洋、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保护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和环境标准研制与实施,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领域,加强森林、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检测、评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生态风险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野生动植物及濒危物种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等领域的标准制定与实施。这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荒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增长对生态的巨大压力,生态问题仍然是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总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60%以上。二是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林地流失严重,湿地破坏严重,开矿、采石破坏植被严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严重。三是生态产品十分短缺。我国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声、调节气候、吸附尘霾、生态疗养、宜居环境等无形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四是生态灾害频繁。Pm2.5、沙尘暴、农药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峻的生态问题,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及林业标准化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围绕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加强林业标准化管理,修订完善林业标准,强化林业标准实施,提升林业标准水平。要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继续深化林业标准化管理改革,积极推进林业领域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制修订标准时注重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内容内涵,并加快林业标准国际化步伐,促进中国林业走出去,强化林业标准实施监督与示范,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林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为推进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化工作一定要调动多方面全方位的积极性,运用大家的智慧,与我们的国情、产业行情及市场情形、科技发展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稳步推进。要加强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在标准化工作中的推进。比如过去的标准几乎不涉及对环境友好的标准。但是,在今天生态文明的时代,要用现代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去审视过去的标准,注重构建新的标准,淘汰过时的标准,完善生态文明系列标准,使我们的产业、产品、质量等都达到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健康安全的要求,跟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通过生态文明标准化过程,不仅推进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而且要成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坚实保障,这也是当前标准化的一个大的总体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