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标准化服务 》国内外标准化动态 》  点击次数:
 咨询服务
· 标准查询
· 标准有效性确认
· 标准跟踪服务
· 标准体系构建及项目研究
· 标准化试点示范技术指导服务
· 标准制修订服务
· 标准化培训
· 企业标准评价
 标准化政策法规
 国内外标准化动态
 标准发布动态
 网上书店
 海南标准化动态
 标准化协会
 联系我们
  搜索类型
 
标准化改革大家谈——张晓刚:提高国际标准化水平 增加全球治理话语权
文章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人:胡玉迎   发布时间: 2016-07-15 15:51:52

 

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提出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当前,标准化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规制手段,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格局与制度安排。

标准化与全球治理新趋势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一个强调互联互通、利益共融的全球体系正在形成。当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社会治理、消除贸易壁垒等全球性议题引起关注,全球治理的新趋势突出表现在“合作”与“竞争”两个方面。在这一浪潮中,标准化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全球治理不仅表现为政治层面的协商、谈判,也广泛存在于经贸、技术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这些形式多样、日趋深入的合作成果,往往会以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的形式加以固化。通过互联互通、协商一致,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最终形成稳定的良好秩序。

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基本面发生变化,全球体系的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由于标准与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和贸易制度的联系日趋紧密,标准竞争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需要不断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ISO标准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在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际组织发挥着独特和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ISO发布了《ISO 2016-2020年战略规划》,提出“ISO标准无处不在”等六大战略方向,并优化了治理机构,完善了治理体系,与ISO成员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

ISO标准的适用领域已突破传统的工业标准,拓展至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也将在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这使得ISO在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优化与改善方面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一是ISO标准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石和通用技术语言。它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接受”的理念为便利全球贸易、解决贸易纠纷与摩擦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ISO标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ISO国际标准广泛运用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议题中,相关标准为全球水危机提供解决方案,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ISO标准推动社会治理优化及国际对接。ISO积极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康服务、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并努力使其成为国际通行的规则、模式。ISO还从不同维度编织了法律之外的预防腐败之网,使原则性的法律条款和抽象的道德戒律清晰化;同时,通过各国协调、参与,化解了不同法系间的制度不协调,实现了反腐败领域的合作。

共商共建共享 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发挥大国的责任与义务。要获得与大国地位匹配的话语权,需要实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跃升。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要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需要标准作为占领高端制造市场的利器,中国制造“走出去”需要更高的标准作为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国参与ISO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中国标准的整体水平不高,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度不够,标准机制创新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逐步提高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比例。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实力的同时,在一些新兴领域争取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实现“弯道超车”。要加强中国标准“走出去”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统一的中国标准“走出去”规划文件,加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协调和沟通,加快推进各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上形成合力。

第二,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与标准化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企业自主优势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打造大型央企领衔的国际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的融合发展,推动央企成为参与国际标准化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利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研究培育国际标准,应对跨国公司“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趋势。鼓励各地制定完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三,要加快培养和使用国际标准化人才。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和实施标准化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将国际标准化工作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机制及其他人才激励体系;完善标准化奖励制度,将国际标准化工作纳入奖励范围;建立健全国际标准化人才评价选用机制,将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纳入政府特殊津贴推荐范围,支持引进或聘用海外标准化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标准化人才的“引智”工程,聘用国外专家在标准化制度设计、政策咨询、战略研究和标准化重点项目中发挥优势作用。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和专家参与中国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借鉴和发挥外国专家在技术、经验方面的优势,提升我国技术标准水平。加大外派力度,积极推荐中国专家在重要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任职。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