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如何通过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在4月8日的国新办的例行吹风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作出回答。
要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因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田世宏说。
具体而言,一是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的创新能力,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的兼容发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二是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三大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三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推动实现标准化突破,提升质量竞争力。四是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开展制造业领域标准比对分析、外文版翻译、标准互认工作,推动中国装备、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
其中,三大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主要是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四基”领域标准的制定;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的试点和质量技术的改造;完善绿色制造的标准体系,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实施和效果评估。
要利用好先进标准来倒逼“中国制造”升级,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是关键,该如何引导?“这方面,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企业标准管理制度的改革。”田世宏说。
首先,逐步取消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制度。按照现行的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的产品标准需要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束缚了企业标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所以要逐步把企业标准备案制度取消。
其次,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通过取消企业产品备案,让企业根据自我需要公开其在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有关产品、服务的性能标准。目前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已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开始了试点工作,同时在建材、家用电器、旅游、电梯维保服务等13个行业领域展开试点。
此外,建立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自2015年1月开始试运行,截至今年4月7日,已经有25000多家企业进行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公开的标准量达8万多项,涵盖服装、家电、家具、建筑材料、农机农药等13万种产品,平台访问量突破1300多万次。按照过去的备案制度,全国平均下来一项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备案大概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现在在平台上进行自我声明公开,企业只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同时消费者也可随时登录平台了解每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所执行的标准,享受消费的知情权。(人民网 记者李心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