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宏接受新华社专访:
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开启标准化事业新征程
3月26日,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田世宏: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经济社会活动形成最佳秩序和效益。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0万项,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但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看,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标准缺失老化滞后,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标准交叉重复矛盾,不利于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标准体系不够合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标准化管理效能提升。
记者:请您谈谈这次标准化改革的主要措施都有哪些?
田世宏:一是改革精简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体系。全面清理、整合、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强制性标准将严格限定在涉及公共利益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内,逐步整合强制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形成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推荐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结构,合理界定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突出其公益属性,逐步缩减数量和规模。简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制定周期。
二是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制定的标准体系。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主选择。同时,加强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的规范、引导和监督。进一步放开搞活企业标准,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加强全社会共同监督。
三是改革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的标准制定实施进行协调。
四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增强在国际标准组织的话语权,在特色优势领域推动我国自主标准国际化;加大国际标准化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记者:作为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对推动落实好改革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都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田世宏:一是加快制定改革方案实施的行动计划,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开展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先行先试,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三是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推进标准化法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标准化法律制度体系,将标准化工作和改革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四是抓好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通过规划的制定实施,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五是进一步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努力使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创建中国标准品牌,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新华社 记者徐庆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