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质检新闻 》国内质检综合新闻 》  点击次数:
 海南质检新闻
 国内质检综合新闻
 信息所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搜索类型
 
记“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检科院张峰博士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人:钟勇   发布时间: 2012-05-04 15:36:21

记“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检科院张峰博士

勇攀高峰

——记“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检科院张峰博士

本报记者 贾 英 通讯员 潘同庆

    5月3,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表彰会暨“根在基层 走进一线”调研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等领导参加了表彰会。大会结束后,支树平会见“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张峰(左二)等,并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向他们表示祝贺,左一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江涛。本报记者李长春 摄

    编者按 青春是一支歌,音符节拍都谱写着希望;青春是一首诗,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激情;青春是一幅画,浓墨重彩都描绘着梦想。

    五月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更是青春洋溢的季节。在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本报派记者赶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专题采访“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峰博士,旨在展示优秀质检青年风采,反映当代质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质检兴。质检青年承载着质检事业的希望,质检科技引领着质检事业的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在20101011日全国质检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广大质检科技工作者要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张峰和千千万万质检科技工作者不辜负总局党组的殷殷重托,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刻苦攻关,勇攀高峰……

    他,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检验检疫科技攻关呕心沥血;他,潜心研究最新食品检测技术、方法,获得多个发明专利,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忘我奉献;他,在中外谈判桌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发光发热……

    5月3,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检科院)38岁的高级专家、博士张峰,神采奕奕地站在领奖台上,接受“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鲜花、掌声、荣誉,浸透着张峰拼搏路上夜以继日、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汗水。

    崇学尚德:勇当科技先锋

    5月2,记者来到检科院,采访这位年轻的专家,解密他在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但由于张峰刚刚担任检科院新成立的烟草安全与控烟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事务繁重,首先见到的是该院副院长李莉。

    “在世态纷杂的社会背景下,张峰能够耐得住寂寞,取得食品安全领域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关键是他有‘两感两心’,即责任感、使命感,责任心、上进心。”作为张峰的分管领导,李莉这样描述张峰。

    20097月,日本、韩国通报我国出口的牛骨汤、冷冻猪肉串检出违禁药物盐酸克伦特罗(即“瘦肉精”),中外媒体一片哗然,消费者人人自危。为了快速应对“瘦肉精”事件,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张峰带领研究团队,连夜开发出定量限低至0.05μg/kg的高灵敏检测方法,并迅速向全国质检系统推广。

    2009年初,由于从云南牛肝菌中检出尼古丁,欧盟全面下架我国食用菌类产品。如果处理不及时得当,将导致我国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并使云南省几十万食用菌农户面临生存困难。张峰临危受命,组织科研人员与云南检验检疫局合作开发牛肝菌中尼古丁的多种检测技术,并作为技术专家多次随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参加与欧盟官方面对面谈判,指出对方检测方法的重大错误,通过数据证明尼古丁是牛肝菌本身存在的次级代谢产物,不是污染物,建议欧盟不设定尼古丁的限量。

    慎思笃行:潜心攻坚克难

    2006年张峰从德国留学归来,选择了检科院,由于他厚实的科研能力积淀,一来就开始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并取得不俗成果,凭借的就是孜孜以求、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在等待张峰的间隙,把张峰引进检科院的“伯乐”、检科院首席专家、研究员、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储晓刚博士为我们描绘了张峰第二张“画像”。

    食品等复杂基质中未知物异构体的纯化制备和鉴定,一直是国际科学难点,在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技术需求。张峰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明并命名了一种新型纯化技术——Preparative Argentation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纯化效率,节省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在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上发表。

    食品检测技术开发周期长、智能化程度低,是困扰检验技术把关的一大瓶颈。张峰研究开发了“食品药物残留检测智能方法库”,并在网络免费推广,日点击量超过1000人次,为实现我国检测技术的智能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2009年,张峰研发的食品中杂环胺检测新技术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后,英国科学评论杂志Separation Science给予高度关注,发来电子邮件要求进行网络采访,并就该技术进行了专题报道。

    宁静致远:献身科研事业

    没有厚厚的眼镜片,没有山东汉子的魁梧身材。深邃的眼神、温和的笑容、明朗的气质,张峰并不像传统印象中科研工作者。

    “我就是喜欢科研工作,而且特别喜欢检科院这种与实际应用领域紧密联系的氛围。”从张峰朴实又真诚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检科院“崇学尚德、慎思笃行”院训在他身上的深厚沉淀。

    2006年,张峰从德国马普生化所博士后出站后,很多科研院校开出了优惠条件邀请其加盟:有给予正教授级别的,有给予数十万住房补贴的,还有兼而有之的,但张峰最后选择了优惠政策有限的检科院,投身于中国检验检疫科研事业。

    2009年是张峰科研项目比较集中的一年,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复杂食品基质中痕量残留选择性萃取机理研究》,为了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张峰顶住压力,废寝忘食,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腿肿了,绑着绷带继续加班,两个课题结题了,他却累倒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峰都是这样忘我工作,埋头攻关。不到6年时间,他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研究论文3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在美国出版英文专著1部,国内专著3部;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个;先后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殊荣。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2011年底,张峰通过公开竞聘,走上全面主持检科院烟草安全与控烟技术研究所工作岗位。在无人员、无设备、无课题的“三无”起点上,他自我加压、直面挑战,又开始了新的攀登……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