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质检新闻 》国内质检综合新闻 》  点击次数:
 海南质检新闻
 国内质检综合新闻
 信息所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搜索类型
 
守好重大设备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理事长郭汝斌
文章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人:钟勇   发布时间: 2012-03-06 16:12:39

  无论大会小会,不管人多人少,全国政协委员郭汝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设备监理是重大设备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一定要守好它!

 “并非我身兼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理事长,才这么看重设备监理。事实证明,一些已经发生的重大设备工程质量事故,都能在设备监理环节找到缺失和不足。”令郭汝斌感到自豪的是,自他担任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理事长以来,在他“大会小会”的呼吁下,目前全国已有241家企业取得了设备监理单位资质,1.3万余人获得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首个国家标准《设备工程监理规范》于20117月开始实施;《重大设备监理条例》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完善重大设备监理等监管制度”写进《质量发展纲要》。如今,设备监理制度从过去的“一张白纸”,发展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在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层面上的设备监理制度体系。

 “成绩不小,但还有不足。”谈及当前的问题,郭汝斌马上严肃了起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由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工程项目数量多、规模大,重大设备在工程项目中的比重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79万亿元,设备购置达18万亿元。由于这些重大设备涉及专业种类多,精度高、性能参数多,成套性强,技术协调量大;加之一些厂商急功近利,大量采取分包和外包经营模式,而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又跟不上,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因此,迫切需要设备监理“贴身跟进”。

 而现实情况是,仍有相当数量的项目尚未引入设备监理制度。在调研中,郭汝斌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少相关的法律,工程项目业主、设备监理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均感到工作无法可依;二是设备监理相关费用尚未纳入工程概算,在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中没有正常的列支渠道;三是设备监理人才匮乏,不能满足业主需要。

 “今年两会,我已备好提案,建议进一步强化设备监理制度,守好最后一道防线。坚决杜绝类似甬温线动车组追尾事故的再次发生。”郭汝斌透露,在提案中,他建议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重大设备监理条例》,建议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以落实《质量发展纲要》为契机,在列入《重点监管产品目录》重大设备所涉及的行业,大力推广并强制实施设备监理。同时,制定重大设备强制监理目录。《中国质量报》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