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加强物品编码技术的应用研究。针对跨境贸易领域,将充分利用“编码+数据”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全球统一编码在厦门自贸片区溯源平台的深入应用。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厦门市委常委自贸委主任倪超、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国华等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发挥着“桥头堡”作用,跨境贸易蓬勃发展,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持续增长,对物品统一标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品条码作为全球商品的身份标识,发挥着商品流通“身份证”和国际贸易“通行证”作用,是商品数字化的基础,是提高跨境贸易效率的有力手段,是助力政府“智慧监管”的可靠支撑。
张成海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一直以来,编码中心为上百万家企业、近两亿产品提供了统一赋码服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商品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了与国际商品数据库的互联互通,能够实时查询200多万家国际国内企业的商品信息,为跨境贸易、快速通关、产品质量监管、消费者扫码查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贸委卢海林副主任表示,编码中心能够为溯源平台提供国内外商品数据信息,开展国际条码有效性校验服务,共享进口商品条码数据通报凭证信息,实现进口商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数字化的精准监管链条,是平台建设的最大创新亮点。
此次签约,三方将共同加强关于商品信息或追溯信息的资源共享,促进信息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商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社会共治格局,并积极推动厦门自贸片区标准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