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精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2024-04-17 16:57:22 文章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官网   发布人: 网站管理员

只跑了一个窗口,填写了一套表单,进行了一次签名,陵水黎族自治县才立酸粉店负责人李永卫同时获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证照联办,一次办成两件事!”不久前的这次新体验,让他直呼便利。

从“多头跑”到“只跑一次”甚至“一趟也不用跑”,到“满墙证”到“一张证”甚至“承诺+备案”即准入准营……聚焦经营主体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流程,省市场监管系统灵活运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打出一套“断舍离”的组合拳,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向“宽准入、严监管”,如今,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监管,正努力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向奔赴。

顶层设计“一盘棋” 构建与自贸港相适应的市场监管体系

因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不久前,美国公民石春德萌生出到海南创业的想法。“外国人在海南开公司,会不会很麻烦?”石春德起初有着如此担忧。然而很快,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出的一则公告,让他放宽了心:外国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无需办理公证认证,即可在海南省办理外资企业登记业务。

“以往,我在中国其他省份也办过企业,但登记注册的手续经常折腾几个月都办不下来。”让石春德意外的是,这一次,他只用了一天时间,便顺利领到新公司的证照,“整个过程相当顺畅!”

感受到便利的,不仅是外国投资者,也不仅是“准入”这一环。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强化改革和立法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地方立法权,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准出全生命流程,正持续探索建立完善与自贸港市场经济监管要求相适应的登记制度和政策供给——

优化准入立法,主体登记更便利。今年5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通过立法确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行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最大限度将经营自主权交还给经营主体。

从推行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到外国人持永居证可在海南办理外资企业登记,再到简化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开发港资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功能,省市场监管局以更优、更精的制度供给,让限制资源要素充分流通、自由流通的“条条框框”被加速打破,正为各类经营主体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破解准营难题,特许经营更便捷。从出台《海南经济特区外国企业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到推动海南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的省份,省市场监管局用审批“减法”换效能“加法”,助力企业“准营提速”。

“海南已取消6项行政许可事项,经营主体书面承诺符合相关要求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上述许可事项平稳实施,风险控制较好,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完善退出制度,市场出清更通畅。简易注销公告挂网7个工作日后,张华通过手机一键提交申请,其名下的海南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得以顺利注销。回忆起不久前的这次经历,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进退”自如。

企业“退市之路”更加顺畅,得益于海南在推进商事主体注销便利化方面的自我加压。尤其是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注销条例》,新增个体工商户为简易注销适用对象,正为更多经营主体快速退市提供便利。

企业办事“一趟清” 持续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打开“海南e登记”平台,申请人按照页面提示填写开办企业所需信息,最快隔天便能收到“包邮到家”的营业执照、印章、税务发票等。

这意味着,只需1个工作日,即可足不出户地在海南开办企业。

“零次跑” 就是终点了吗?并不。手动填写的内容再少一点,规范性的勾选项目及格式化文本再多一些……一次次登录“海南e登记”平台,省市场监管系统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持续推动商事登记系统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到如今,海南企业开办网办率超99%,商事登记服务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自贸港加快建设以来,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涌入海南。”在与他们接触过程中,省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人员注意到,不少企业对自贸港的政务环境会有更高期待,这无疑也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是在这种“高期待”“高要求”的倒逼下,省市场监管局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掰开揉碎”,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以“一次办好”为标准,持续推动业务融合,涉企服务逐步由“碎片化”向“集成式”转型。

何谓“集成式”?简单来说,就是化繁为简、合“N”为一。

以海口市民吴雅娟想要开的便利店为例,过去,她必须得跑两个部门、两个窗口,填多次表格、提交多份材料,同时拿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开门营业。随着“证照联办”改革在全省铺开,如今,她一次性便能领到开店必备的两把“钥匙”,实现“一照走天下”。

“为让改革红利迅速惠及更多经营主体,我们优先将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两个办件量最大的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构建起‘主题式’联办模式。”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证照联办”后,企业群众申请材料压减60%,表单填报项压减超1/3,切实解决办事多头跑、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

去年8月,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延伸“证照联办”服务链,上线变更、注销证照联办功能,在全省铺开“变更一件事”“注销一件事”改革,意味着我省服务经营主体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的三条部门协同服务链正式形成。

“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海南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电子印章和实物印章‘同章同模同效力’。”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电子营业执照已在13个省市政务服务平台、18家银行和招投标、水电煤等服务领域实现身份认证、在线亮照、电子签名功能。

风险规避“一面墙” 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更开更活”

去年10月,海南第六次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扩围”,审批环节平均压减逾60%,审批时间平均压减逾95%。至此,全省实行告知承诺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达121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实行告知承诺制后,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即可当场获得相关许可。”在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将“善意假设”落到实处,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得开”。

但能不能真正“放开放活”,关键还要看能不能“管好”。

在放宽准入、便捷办事的基础上,近年来,海南市场监管系统着力筑牢“防火墙”,围绕事前防控、放管衔接、事后监管持续发力,正逐步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向“宽准入、严监管”——

一方面,建立日常监测机制,按月开展风险预警分析,针对异常情况及时实施住所核查等分类处置措施,并优化实质审查机制,今年5月1日将正式施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对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四种情形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在其完成整改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前,其直接责任人不得再次申请市场主体登记,持续强化事前防控;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核定经营范围,多渠道畅通涉企经营许可信息归集、共享的路径和通道,强化“放管”衔接。

如何管?信用是最好的抓手。

“对高信用低风险的经营主体不打扰、少打扰,意味着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监管力量,加强对高风险经营主体的重点监管。”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积极探索建立与承诺制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监管,正努力实现对经营主体“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监管效能如何,数据是最好的佐证。通过“海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全省2023年“双随机”抽查结果数据分析显示,信用风险等级越高的企业,检查发现问题的比例越高,其中,信用风险高、信用风险较高、信用风险一般和信用风险低的企业,发现问题的比例分别为73.28%、37.11%、18.79%、16.39%。

不难发现,当信用监管向精准发力,问题也被更精准地“揪”了出来。

眼下,海南市场监管系统坚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统筹便利准入、扩大开放和风险防控,正切实通过“管得更好”支撑“放得更开”,为建设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要求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