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监管”拥有“最强大脑”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三化”同步建设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 本报记者 李 辉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探索建立“线上监管智能化,线下监管网格化,平台监管统一化”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开启“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致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
淮北市相山区是安徽省重要食品业制造基地,已累计入驻企业100余家,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安徽省谷物食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徽省健康食品特色小镇”“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等称号。
“食以安为先”,淮北市相山区积极构建“一中心三端口”阳光餐饮智慧共治体系。该体系由食品安全监管指挥中心和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3个手机App构成。食品安全监管指挥中心综合各方数据实现指挥调度,实现“互联网+智联互动”,专人常驻指挥中心,就近调度监管人员快速实地处置。3个端口数据实现即时互联互通、综合分析,查找监管履职短板,梳理出问题频发的餐饮单位,实施重点监管。监管端实现“互联网+行政监管”,在线核查信息、结果公示、把控关键环节,远程监管餐饮现场动态。企业端实现“互联网+自律管理”,利用智慧系统完成台账的登记、查验、统计、上报及预警。公众端实现“互联网+社会监督”,直观知晓食安信息,便利评价餐饮质量安全,在线定位投诉举报。
相山区根据执法人员、辖区街道、乡镇以及监管主体分布情况对基础网格进行划分,做到让每位网格员的监管主体数量相对均衡。建立全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网格化监管地图,并在市场智慧监管系统中可查看各网格监管人员,便于紧急情况下进行精准调度,网格化监管层级清晰、监管人员网格精细、任务明晰、责任明确。
相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智慧监管系统,逐步实现食品生产、消费、流通及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监管。终端设备配置前后双摄像头,支持拍照、录像功能,方便现场取证。检查信息实时录入监管系统,可以随时调出查阅,既提高了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为查询监管信息提供了便利。
“三化”监管机制立足于智能化、网格化与统一化相融合,以智慧监管平台为依托,在基层监管所(分局)建立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市场监管体系,并对113家餐饮单位、102家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和52家生产企业实现智慧监管。目前,企业主体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共上传信息7.03万条,其中包括消毒台账记录1.82万条、采购台账记录1.38万条、留样台账记录1.86万条、人员晨检记录1.58万条,监管人员通过平台下发整改通知书20次。
据淮北市相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市场智慧监管模式推进了大数据等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缓解了人少事多、监管对象与监管资源不匹配的矛盾,解决了基层监管效能不高、监管精准性不强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食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提升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