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拉高线”与“守底线”并重
安徽省落实“四聚焦、四提升”强力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 龚治国 本报记者 李 辉
安徽省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连续14年稳步提高,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安徽坚持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主抓手,坚持“拉高线”和“守底线”并重。
高点站位,高位谋划,高位推动,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安徽省制定出台《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将质量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市县两级普遍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全面开展质量强市(县)创建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3年来,安徽省面向企业举办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240多期,培训1.1万名企业首席质量官,广泛开展质量提升标杆、组织、人物、教育和文化“五大示范”活动,推动1.1万家中小微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确定220家大中型企业为省质量提升标杆示范企业。
“质量流动诊所”是安徽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创新亮点。通过派出质量专家深入企业点对点、面对面开展“质量会诊”,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围绕主导产业,结合区域特点,各地区面向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服务,开展大规模质量提升行动。例如,安庆市开展质量提升“一县一业,抓主抓重”活动,形成了市级质量提升综合方案和各县(市)、区质量提升专项方案相结合的“1+N”质量提升行动体系。
安徽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试行)》,统一生产、流通及线上、线下监督抽查,探索抽检分离和“双随机”工作模式,优化检验机构遴选方式,对省级监督抽查的承检机构实行公开招标,提高抽检质量,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风险。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今年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抽查企业2824户次,通过信用监管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综合监管执法优势,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29万件,移送公安机关85件,涉案货值9484.4万元。全省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坚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类一类产品抓。针对部分产业聚集区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及时约谈地方政府,实行专项整治,消除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隐患。突出抓好儿童学生用品、食品相关产品、消防产品等社会热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后处理,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通过专项整治,六安童车童床、无为电线电缆、天长电动车充电器等重点区域重点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全省通过狠抓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为企业、产业和区域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强力推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打造“一带一路”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国际标准联盟,增强安徽标准国际影响力;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依法计量严格监管”强检工作提升年专项行动;《关于加强质量基础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加快了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全面提升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安徽省政府还出台《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国首创开展质量认证示范区(点)创建活动,强化认证检测监管。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表示,要坚持“拉高线”和“守底线”并重,聚焦质量共治提升质量发展水平,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质量供给水平,聚焦质量治理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聚焦质量基础提升质量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