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 威
“从孩子出生到14岁,所有需要的用品几乎都能在这个商城里买到”,甘肃省兰州市新东部工商所负责人谈力向记者介绍到,他身后的东瓯国际儿童城人流如织,这个商城的300多家商户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
据该商城王经理介绍,在工商所的指导协助下,商城建立了先行赔付、季度红黑榜等制度,加上这里的商户大多批发兼零售,商品价格与电商相差不远,近几年交易额逐步上涨,形成良性循环。
据了解,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于去年10月31日挂牌成立以来,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18年度全省抽查市场主体81833户,抽查率6%,超额完成总局5%的任务。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着力推动商事制度改革,该局多项核心指标处在全国前列,超前实行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5天以内,一季度新办企业在一天内办结的占到新增数89.3%,创造性的推进“政银便民通”业务和“小微企业互助贷款”工作,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市场主体微信申报企业年报平台等信息化运用平台。
根据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要求,该局专门设立行政许可处负责统一管理行政许可事务、集中开展行政许可工作,将分散在原工商、质检、食药部门的6大类31项行政许可统一入驻政务大厅办理,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新模式。
整合后的市场监管系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开发区食药所所长钱文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是城关区最远最小的一个所,作为一个专业市场监管所,只有4个人,面对辖区120多家企业,抓好食品安全源头,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肩上的胆子重,不敢丝毫懈怠。”城关区局通过有效落实“双告知”制度,由专网定期推送市场主体信息,使相关部门及时认领企业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共推送市场主体信息5000余条,有力推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据了解,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全力构建信用监管新机制,通过建立相关业务领域问题会商、横向协同、联动监管的工作机制,联合运用检查抽查、约谈企业、信息公示、警示处罚、信用惩戒、撤销吊销等监管措施,打通了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链条,较好地解决了监管人员少与监管任务重之间的矛盾。今年以来,已对2809户企业的出资信息进行了随机抽查,有1021户企业因公示信息不实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通过积极参与改革,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提出了构建市场监管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五大目标体系”和“忠诚干净担当强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实干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方针。截至目前,15个市州局(含兰州新区)和86个县市区局也全部挂牌成立。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