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质量”新标杆

2019-05-17 14:14:22 文章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人: 王文政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质量”新标杆

4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这是中国政府主办的“一带一路”高规格论坛活动。论坛主要包括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3个部分,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

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中国政府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3月,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还先后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5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众多的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用中国建造、中国标准、中国服务谱写了一部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交响乐章!

中国建造:创造新奇迹

驼铃声声,舟楫相望,绵亘万里,延续千年。

据统计,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一大批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了一大批“国家名片”,不断用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活力和高质量,成为擘画“一带一路”满园春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建造工艺入埃及记

20187月,埃及开罗东郊沙漠。烈日炙烤下的沙漠地面温度已飙升到70摄氏度,瞬间可摊熟鸡蛋。头顶烈日的中建一局建设者,正在埃及新首都CBD4座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打桩基。4座建筑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需打704根工程桩,总承载力必须达到91.5万多吨,相当于整个港珠澳大桥的重量。

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非常关注新首都的建设,曾多次到施工现场考察。可当时每天只能打1~2根桩,进度缓慢。在北京CBD建成30座地标、荣获中国政府最高质量奖的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中建一局,能否按期、高品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呢?

704根工程桩直径1.2米,如依照埃及工程设计方提出的建造工艺打桩,桩基需深入地下56米、深入岩石层两米。中建一局埃及新首都CBD项目经理张一擎忧心忡忡:按现有这种工艺无法在一年工期内完成打桩任务。

张一擎想到了2011年建设的中国华北第一高楼——天津环球金融中心。这座超高层建筑打桩时采用了后灌注浆的建造工艺。他马上组织技术人员测算了后灌注浆建造工艺的施工速度,可提前两个半月时间完成施工任务。

兴奋的张一擎立即拿着测算结果找到埃及工程设计方负责人阿哈默德·阿不都拉提夫,建议他采用已在中国成熟应用的后灌注浆施工工艺。

张一擎说,中国的后灌注浆工艺,是在打好的工程桩孔里灌注混凝土浆,再通过注浆管,将混凝土浆灌输到桩底端和桩侧面,可极大提高桩侧壁和桩底端的摩擦力,从而让工程桩起到齐力支撑整个大楼的作用。用这种工艺,无需打入地下岩石层,只需打入地下33米,单根桩的承载力完全能达到要求的1300吨,并能保证一天打完6根桩,可直接节约成本748多万埃及镑(约合人民币290万余元)。

听张一擎说完,阿哈默德·阿不都拉提夫半信半疑。他认为,工程桩如果不打入岩石层,单根承载力不太可能达标,楼体还会有沉降过大的风险,他不想冒这种风险。

面对埃及设计方的质疑,张一擎想,一定要用事实证明这个工艺是科学高效的。中建一局埃及新首都CBD项目组成了6人科技攻关小组,鏖战了43夜,将中国后注浆工艺的规范、案例及图纸,全部译成阿拉伯语,多达300页。

张一擎抱着厚厚的300页资料又敲开了阿哈默德·阿不都拉提夫办公室的门。阿不都拉提夫仔细翻看了中建一局采用后注浆工艺建成的336.9米高的天津环球金融中心、260米高的北京三星大厦和189米高的北京中国人寿大厦等超高层建筑的资料说:“看上去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不过我还得让埃及政府主管施工标准的部门——埃及标准委员会确定后才能下决心!”

于是,这份译文资料正式由埃方提交给埃及标准委员会。没想到,埃及标准委员会再次向张一擎提出质疑:中国的资料很棒,但中国的工艺标准能否适用埃及的地质条件?

埃及新首都工程的地下是粗砂层和凝固砂层,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张一擎代表中方回复了埃及标准委员会的质疑:针对疏松的粗砂层地质,可下放钢护筒穿过粗砂层,使钢护筒底部抵达不易坍塌的凝固砂层,然后再进行桩基施工,这样就解决了地下粗砂层易坍塌的问题。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就是每根桩注浆10分钟后等上1个小时,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注浆10分钟,如此反复可以确保建筑的每根桩都是合格的工程桩。

埃方最后同意了“试桩试验”。中建一局攻关小组勘测好地质后,用中国的后注浆工艺成功浇筑了一根工程桩。用精密仪表测量的数据显示:工程桩完全达到了埃方要求的单桩1300吨的承载力。详实的科学数据和现场试验终于让埃及标准委员会同意批准使用后注浆施工工艺。

目前,中建一局埃及新首都CBD项目已采用中国建造工艺完成3栋超高层、523根工程桩的施工任务,预计50天就可全部完成原计划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的704根工程桩的施工任务。工程桩经埃方的工程总监阿卜杜·拉希姆验收后全部达标。阿卜杜·拉希姆说:“验收100%合格,这真是个奇迹!”

赤道建铜矿 丝路手相牵

安第斯山脉纵贯厄瓜多尔南北,众多巍峨雪山耸立其间。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一路往南,沿途景色壮美雄奇。在最南端的萨莫拉省,一群来自中国铁建的矿山建设者在这里挥洒汗水,建设着世界级特大铜矿米拉多铜矿。

“米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是“观景台”的意思。米拉多铜矿是厄瓜多尔规模最大的露天铜矿,被厄瓜多尔列为国家战略项目,工程总投资超过17亿美元。

米拉多铜矿是中国铁建第一个海外矿产投资项目,也是厄瓜多尔第一座大型固体矿山开发项目,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和铜陵有色共同出资成立的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开发,建成后可年选矿石2000万吨,年产铜9.6万吨。这里地处热带雨林,一年有300天下雨,山势坡度在60度左右,采矿场土层最厚有60米。大量的土料堆积,对排土场的渗流层、拦挡坝要求更高,雨水多、山势高、土层厚,给建设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米拉多铜矿项目经理肖玉强曾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的多个矿山项目担任过项目经理,具有多年的矿山施工经验,也是第一批来到米拉多铜矿的铁建人。他说:“截至20193月末,铜矿项目开工累计完成产值9651.7万美元,占总合同额的89.4%。我们每天有130多台设备在作业,每月施工量能按15%速度递增。截洪沟、排土场、采矿场、选矿正在快速推进,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现在就是要咬定一个目标,全力推进米拉多铜矿建设。”

中铁建铜冠公司总经理胡建东说:“米拉多铜矿的建设顺应了中拉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大趋势,有望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

潘吉市坐落于米拉多铜矿附近,该市市长洛哈诺说,中铁建铜冠公司在当地直接或间接创造了3000多个工作岗位,“大量本地人参加了矿山建设,村民成为矿山工人,不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中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走实走深的今天,“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延伸到拉丁美洲,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继承并延续。中国铁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必将为中厄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标准:树立新标杆

从劳务输出和单一的施工生产到全产业链“走出去”,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从输出中国产品到输出中国标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深体验到了“中国标准”的魅力。

铁轨上的中国标准

首条中国标准的海外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横亘西非大陆;首条海外建成的高铁——土耳其安伊高铁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闪耀“名片”;被誉为“新时期坦赞铁路”的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形成了以一条铁路带动形成一条经济带的“亚吉模式”;非洲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铁路——安哥拉本格拉铁路重启西非国际铁路贸易;首个进入欧洲的地铁工程——莫斯科地铁成功攻克极寒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世界级难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铁建探索形成了“总部机关统筹管理、外经单位主体拓展、其他单位补充经营、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海外发展格局。

从东非吉布提港到埃塞俄比亚的货运过去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时间约为7天,若逢雨季道路易被雨水冲毁,甚至需要1周以上。亚吉铁路开通运营后,这一运输时间缩短至12个小时左右。

亚吉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有效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被誉为“亚吉模式”。

2018年,亚吉铁路沿线和周边多个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投产,运营团队与多家园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既为企业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也有效增加了亚吉铁路的运量,初步形成了铁路与园区、港口的的联动效应。

“亚吉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是‘一带一路’倡议后建成通车的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通过一条铁路,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形成一条经济带并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无限商机的‘亚吉模式’,实现了从交钥匙工程向‘投建营一体化’,以及由建设单一工程向参与沿线经济开发和产能合作的两个重大转变。”中国铁建总裁庄尚标说道。

“截至3月底,亚吉铁路累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403列,发送旅客15.5万人次;开行货运列车966列,运送集装箱6.1万个,货物发送量约120万吨。我们有信心将亚吉铁路打造为‘非洲最好铁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项目。”亚吉铁路运营和维护项目公司总经理张振海说道。

国家名片引领国际标准

中国的核电和特高压,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名片”。5年来,这张清洁、高能、靓丽的名片已经派发到了世界各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送去源源不断的能量。

2016929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协议,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将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是我国在英国和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我国企业首次主导开发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被习近平主席评价为开启中英“黄金时代”的旗舰项目,将实现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突破。

中核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项目,正在建造两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堆型核电机组。截至20189月底,施工质量控制点见证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8%,远高于90%的既定目标。

国家电网积极推进跨国联网、互联互通,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条跨国输电线路,累计交易电量超过270亿千瓦时;大力投资运营境外基础设施,先后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投资运营骨干能源网公司,境外投资额达到210亿美元,管理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55亿美元。

目前,国家电网建成了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埃及EETC500千伏国家主干网升级输电工程、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大电网工程。

更重要的是,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掌控了标准主导权。未来,有更多国家和人民将用上原汁原味的中国特高压!

中国服务:凸显新优势

筑好巢才能引来凤。

2016年年底,中白商贸物流园1号仓库主体工程完工,为更多企业入驻园区打下基础。

“作为中白工业园第一个动工建设项目,面对欧洲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与中国标准的差异,我们与白俄罗斯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商讨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欧洲规范施工,着力推进施工进度,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中铁二十五局项目经理田佳奇说道。

共建“一带一路”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从“大写意”发展到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要在开拓市场上下工夫,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

中国制造“质”造经济发展

中国中车在东南亚建立的首个铁路工厂——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盟中心)现在已经建成投产,这是东盟区域内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在南亚建立的首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厂——印度中车先锋电气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印度先锋公司”),主要从事铁路电机的生产制造,正为印度铁路机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株机-MNG轨道系统车辆工业与贸易有限公司由中国中车与土耳其MNG集团合资建立,从201411月起为安卡拉地铁生产列车。目前这些列车已经运营于安卡拉市区4条地铁线路,得到各方好评。中国中车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和德班建立的制造基地,正在为彩虹之国提供先进耐用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

从合作模式上看,中车出口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合作转变为“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的全要素经营模式。

中国中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地铁项目不仅体现了全要素经营,更体现了“参与各方,均是赢家”的“共享”理念。

201611月,中国中车与澳大利亚唐那集团(Downer Group)、普莱纳里集团(Plenary Group)等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赢得了价值20亿澳元的墨尔本地铁列车订单(HCMT项目)。这是地方政府、民众、地铁运营商、地铁制造商、地铁维护商、融资方等相关各方百分百均是赢家的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中车还高度重视与国际同行和相关优势产业链的协同共享。以德国同行为例,中国中车与西门子、克诺尔、福伊特等企业均有卓越合作,并联袂服务全球轨道交通。

截至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先进的本土化制造基地。这些基地通过实行“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的“五本模式”,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造福当地民众。

无独有偶。近年来,中铁一局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以施工总承包商身份参与新加坡地铁汤申-东海岸线T302标段建设,打开了海外高端地铁市场的“窗口”。

谈到新加坡地铁建设取得的成绩,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总经理王江卡表示:“大数据平台支持、远程监控及智能管理、掘进装备研发制造、掘进装备状态监测……盾构施工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是我们立足新加坡地铁市场的底气!。”

中国品牌闪耀“一带一路”

20116月,正泰旗下定位于新一代高端智能低压电器的研发和制造的诺雅克公司,在捷克布拉格设立欧洲总部,并在波兰和罗马尼亚成立分公司。在诺雅克欧洲公司1000多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各种终端类、控制类低压电器元件等主流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荷兰、罗马尼亚、德国、法国等30多个欧洲国家输出,绝大多数产品将在72小时之内被送到客户手中。

通过本土化思维和中国制造相结合的优势,正泰在应用创新、本土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广度及深度上全面延展,产品和服务充分适应于欧洲国家,使得诺雅克在欧洲积累了众多优质合作伙伴,已成为行业知名品牌。捷克Olomouc大学、乌克兰水电站、罗马尼亚歌剧院、保加利亚机场等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重点项目,也都用上了“正泰造”。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曾说,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关键是要建立牢固的“根据地”,而“本土化”经营是建立海外“根据地”的重要法宝,也是促进与当地互利共赢,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正泰坚持本土化经营,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当地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输出先进产能,发展现代产业。“让听到炮声的人做决策”,逐步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的全面国际化。实行本地化管理,注重与本土营销网络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发展,帮助当地拓展贸易链、产业链等。以建设项目为依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增加就业收入、改善民生质量。目前企业有超2000名外籍员工,在世界各地承担工作职能。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促进人文交流与地区和平稳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是实现这一倡议落地的中坚力量。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正泰正成为中国企业加速品牌国际化的实践者,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持续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的样板和典型。

《中国质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