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力“质量变革”

2019-03-11 14:12:39 文章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人: 王文政

 

编者按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在今年全国两会即将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用“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系列报道盘点一年来的质量热点。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这是一组经常被提及的“中国制造”的数据对比:目前,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知名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只有华为、联想两大品牌上榜。

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正如这组数据所折射出的“反差”,使得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呼声和使命也变得愈发强烈。“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说道。

“质量提升行动”成为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首要任务和措施,绝非偶然。20161214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此后的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巧合的是,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到“品质革命”也是在2016年。他先是在当年的5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随后又在当月视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提及“品质革命”。两年之后,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及“品质革命”,范围从两年前的“消费品”变成了“中国制造”。

“‘品质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制造业质量升级的革命,质量变革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品质革命,这是中国迈进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革命。”深圳大学中国质量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伟丽说。

市场准入做“减法”

质量提升做“加法”

2018928日,全国首批异地办理的11张营业执照和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诞生。

“因为业务关系需要在合肥成立一家公司,按照之前的政策必须要到当地办理,现在在松江设立的G60科创走廊综合服务窗口就可以办理异地证照,用不着跑去合肥了。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拿到营业执照的上海邦达天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翀彦欣喜地说。

企业欣喜的背后,是我国不断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质量提升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管理目录进一步压缩,从之前的61类压减至目前的24类;审批程序更加简化,企业获证时间从之前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当场取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一企一证,“双随机、一公开”即将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一系列改革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今年上半年更是要实现全国企业开办只需8.5天,而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市场准入一直在做“减法”。“我国市场主体已进入亿户时代,要以改革统揽全局,进一步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继续当好‘放管服’改革先锋。”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说。

20179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质量发展史上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抓紧出台推动质量提升的具体政策措施。”

2018117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成为首个出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直辖市,并正式拉开了各地区集中出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序幕:122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3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各地党委、政府密集出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既是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质量行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结果的体现。

各个行业、企业也已付诸行动,很多都从中看到了明显的收益。“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要推动全社会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让质量第一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说。

质量创新做“乘法”

打假治劣做“除法”

2018112日,我国质量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收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据统计,我国当前市场主体的数量已经高达1亿零600万,企业的数量也突破了3000万,再加上学校、医院等组织,数量十分庞大,最终80家组织和10名个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质量奖获得者,无论是竞争的激烈程度,还是评选的严格把关,都可见一斑。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表扬和表彰为我国质量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些组织和个人。两年一届的中国质量奖,代表着中国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国质量创新的最新成果。”国务委员王勇在会上强调,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我国全面推动质量管理和质量改革发展的40年,40年风雨兼程,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中国制造、中国品质、中国印象、中国素质……中国质量奖不仅代表了中国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中国质量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我国通过质量创新的“乘法”不断提升质量水平的缩影——在质量创新的推动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港珠澳大桥竣工并通车,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在2018年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疫苗监管新制度,“保健”市场“百日行动”……在质量创新书写质量“正能量”的同时,监管部门在质量违法犯罪领域毫不手软,用打假治劣的“除法”换取质量提升的良好环境。“屡禁不绝的假冒伪劣,既涉及质量问题,也涉及价格和不正当竞争问题,既涉及广告、虚假宣传,也涉及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既涉及流通环节,也涉及生产环节。”张茅说,市场监管总局将针对市场环境中影响消费信心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中国质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