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为特色 以标准树标杆
浙江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工作稳步推进
□ 潘柏林 张 律
本报记者 曹吉根
田园鲁家综合体省级标准化试点成功申报立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项目获评浙江省首届标准创新贡献奖重大项目奖,国家智能坐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从无到有……自2016年12月浙江省安吉县成功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以来,安吉县市场监管局秉承“两山之源,质美安吉”的城市质量精神,把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两山”转化路径,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为总抓手,扎实推进质量工作。
截至目前,安吉县已创建省级以上品牌118个,市级政府质量奖8个,参与制修订标准100个,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5项,9家企业获得“品字标”认证,4家企业的5个产品拿到了全国首批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通过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余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休闲游发展之路。而鲁家村则用一辆观光小火车拉出了一道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景象。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安吉县近年来在全国率先将标准化手段应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开创了国内外由“农业标准化”向“农村标准化”拓展的先河。在此基础上,该局又把美丽乡村上升至美丽县域战略,目标实现局部美向全域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的“升华”。目前,安吉县已实现187个行政村创建全覆盖,建成精品村148个,精品示范村29个,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格局。
“凡是有城市的地方,都有安吉椅业的产品,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人坐享安吉椅子。”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的评价成为安吉椅业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国家智能坐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积极组织企业机构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打造出绿色制造标准的“安吉样板”。截至目前,全县椅业行业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0项、省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浙江制造”标准6项,4家企业获“浙江制造”认证,4家企业的5个产品获得了全国第一批绿色产品认证证书,数量居湖州第一。
据了解,安吉县市场监管局依托办公椅产业基础,制定出台了助力椅业质量提升的3年实施方案,为椅业质量提升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国家级椅业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申报。安吉椅业逐渐由原来的单一型发展到系列化生产,成为产业链配套完善、分工明确的现代产业集群,在椅业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质量影响力上都在浙江、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领先地位。其年销售收入达到335亿元,规上企业销售收入195.3亿元,全年累计出口达152.3亿元。
安吉远近闻名的竹文化同样成为了该县重要的质量经济增长点。竹鞭、笋壳可化身根雕工艺品,废角料变废为宝成为木塑地板,竹叶中提取的竹叶黄酮开发出竹饮品,深加工以后变成竹纤维……安吉不断挖潜竹材价值,从单纯利用“竹竿”到100%全竹利用,“把一支翠竹吃干榨尽”,实现了竹产业的品牌化、集聚化发展和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4次跨越。截至目前,全县竹业行业已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7项、省级地方标准两项、团体标准1项、“浙江制造”标准两项,竹产业产品涉及8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产业集群总产值达200亿元,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将近22%的竹产值。
茶业是与竹业、椅业齐名的安吉3大产业之一。在“安吉白茶”品牌质量发展过程中,安吉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推广“母子商标”管理模式、“茶园正”可追溯机制等,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原产地保护,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商标品牌培育规划,先后培育了“大山坞”“宋茗”“龙王山”“溪龙仙子”等一大批知名子商标品牌。近年来,“安吉白茶”不仅成就了一个产业,还富裕了一方百姓,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目前,“安吉白茶”已从单株母树发展到1.13万公顷规模茶园,年产值超25.31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年均收入的30%,品牌价值评估达到37.76亿元人民币。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