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进一步加强质量建设的思考
提 要
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新时代质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基本方略,质量工作者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作者结合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和多年从事质量工作的实际提出,党委领导是质量提升工作的根本保证,文化建设是质量提升工作的基础制度,人才培养是质量提升工作的决胜关键等3点体会。
□ 李怀林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中心任务,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所作的报告中,对现阶段经济发展形态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这就是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以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质量提升指导意见,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新时代质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基本方略,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结合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和多年从事质量工作的实际,谈3方面关于加强质量建设的体会和想法。
党委领导是质量提升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质量工作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发展中,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重中之重和头等大事来规划、来部署、来落实,解决了供给侧“有没有”的问题,实现了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的富裕目标,这是重大的历史功绩。
而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尤其面对日益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不好、优不优”与传统的供给不平衡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档次不高问题;标准化程度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的问题;服务行业质量水平满足不了消费需求问题;追求眼前效益忽视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等问题不一而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党中央制定的“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落实,就会演变成社会问题,演变成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如何破解难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治国理政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比喻为,人民群众是出考卷者,我们是答题者。由此可见,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采取锐意变革的魄力,敢于担当的胆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要深刻认识到党领导质量工作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历史责任,要统筹把握经济质量、文化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政府管理质量,要把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党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质量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日常议事日程,要建立党管质量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完善党委政府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要把党管质量纳入新时期的治理体系中,从而确保党中央提出的“三个转变”“三个变革”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质量强国战略目标。
文化建设是质量提升工作的基础制度
文以载道,礼以治乱。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不二法门。文化建设包括思想意识培养,价值概念灌输,道德行为教化,传统习惯养成,公序良俗守约,律法规范遵循。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党委必须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把质量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抓好落实。质量文化就是要形成倡导人人崇尚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分享质量的社会共治质量格局。
质量是过程中形成的产品的固有特性,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无处不体现质量的存在,它不仅仅只是一部分单位、一部分人的事,质量就在你我他身边。简而言之,制造业的质量就是所提供的产品,满足安全质量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服务业的质量就是信守承诺和合约,让顾客得到的与付出相匹配,做到童叟无欺;工程建造业的质量,就是按工艺规定和安全质量标准施工;环境生态质量,就是人类活动做到友好型,节约绿色低碳减量化;社会管理的质量,就是依据法规授权,按程序按标准,不越矩不懈怠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无论是哪种质量,靠的都是人,因此,抓质量就要抓文化建设,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文化,就是制度,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在质量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历史渊源,传统优势,人文地理,从讲道德,守诚信,立规矩,依标准,遵法纪的多层次、多方位订立制度,明确执行质量制度的体制、机制,建立质量褒奖、惩罚制度、质量准入门槛和社会信用系统,大力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宣传质量标杆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质量荣辱观。
人才培养是质量提升工作的决胜关键
新时代,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说方方面面的质量都要迈向高水平、高层次,一个领域都不能落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奠定质量基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的“三个转变”“三个变革”“质量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就是党中央发出的质量攻坚的动员令、进军号,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根本遵循,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必须靠各级党委政府依据党中央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最为重要的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质量建设,大力培养造就千百万有责任感、使命感、敢担当和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党委政府、各行各业都要配足质量管理人才,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导各项工作和落实各项任务的重要抓手,把追求高质量、高效益,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质量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将追求高质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形成强烈的质量社会共治和价值取向,号召全社会成员都要在质量工作方面守底线、知敬畏,存戒惧,崇尚质量者荣,危害质量者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国从经济供给不足,到今天追求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而提出的新命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