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实施方案
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质量基础
本报讯 (刘年生 张雪燕 记者张 华)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湖北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湖北新时代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高质量发展意识不强、标准引领带动能力不足、质量监管水平不高、质量诚信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补齐质量短板,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努力推动形成湖北经济发展新优势。
《方案》提出,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以建设质量强省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到2020年,质量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质量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主导产业和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
——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绿色产品供给比重达到20%。全省新竣工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商贸、交通、电信、金融、旅游、物流等主要服务业顾客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重点培育1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区域品牌培育,建成一批市(县)区域质量品牌,湖北制造、湖北服务、湖北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增强。
——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构建全省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10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2600项。基本建成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体系,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超过7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突破5000项。建设50个国家质检技术中心,基本满足全省支柱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质量技术保障和服务需求。
——质量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结构优化、节能高效,区域发展布局合理、生态环保。积极推动湖北省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汽车、石化、食品、服装、光电、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质量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质量效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集群。
为保证上述4大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方案》制定了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等10大措施,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单位。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质量工作,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制定和质量强省建设、品牌建设、质量基础建设工作,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建立质量工作考核督察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进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评价由注重“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转变。实施工业千项精品工程,3年完成1000家细分行业冠军企业产品质量比对分析,主动与国际国内领先标准对标接轨,抢占国际产业链高端市场。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或创新联盟,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产品质量提升。
强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落实基于质量信用状况的税收、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融资授信、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政府采购机制。加大产品质量保险推广力度,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新产品推广应用。完善质量发展经费多渠道筹集和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省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档升级、质量管理培训、精品名牌培育等质量提升工作。
《方案》还对制定标准树好质量建设标杆,压实企业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质量监管,狠抓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做优湖北品牌,大力推进质量共治等几方面工作提出了详细规划和要求。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