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牛鼻子”提高供给质量
毛绒质检制度改革三年试点成效初显
□ 本报记者 杨 蕾
翻开我国毛绒质检制度改革的点滴记录,一幅通过毛绒质检制度改革服务毛绒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从而提升毛绒纤维质量、增加牧民收益的画面已经清晰可见。在经过3年的内蒙古改革试点之后,我国的毛绒质检制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我国是毛绒生产大国,绵羊毛、山羊绒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国外羊毛产业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羊毛产业供给侧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羊毛供给处于中低端层次。细羊毛、半细羊毛、改良毛和土种毛各占1/3,而高端的超细羊毛则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不能满足高级精纺原料需求;其次,羊毛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大部分地区仍以家庭饲养为主,饲养分散、规模小,难以实现标准化分群饲养,源头质量不易控制。而且相关的流通服务不发达,缺少专业化剪毛、分级、仓储及代理销售服务,分级简单粗放,以感官经验判定为主,内在品质考虑不足,不严格按照羊毛特性组批销售,造成事实上的混等混级交售,羊毛品质离散偏大;再次,市场化流通交易体系不健全,仓储服务网点设施少,凭经验判定质量,缺少建立在客观检验基础上公开、透明、公平的交易结价制度,不能让牧民充分分享优质红利,实现真正意义的优质优价。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抓好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4年原质检总局联合发改委、原农业部、供销总社做出改革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的决定,联合印发《关于改革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促进毛绒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2020年之前建立毛绒纤维质量检验新体制,实现毛绒产业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正如中纤局有关负责人所说,3年来,在原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中纤局把提高毛绒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以增加牧民收入、保障优质毛绒纤维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毛绒纤维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把公证检验和现代物流结合起来,抓住毛绒市场交易这个“牛鼻子”,稳步推进毛绒质检制度改革试点。
3年来,纤检机构通过品种改良、推行标准化分群饲养等手段从源头提高毛绒供给质量。为了实行精细化毛绒质量管理,纤检部门制定了《绵羊毛分级规程》地方标准,培训羊毛分选分级人员,并指导养殖户规范剪毛操作,避免混等混级。据统计,纤检部门在内蒙古推广优质山羊品种4个,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旗1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4个,培训分选分级人员400余名,从毛绒生产源头增加了优质毛绒供给,提高了毛绒品质一致性,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3年来,纤检机构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地方毛绒仓储与经济服务机构建设,控制流通环节毛绒质量。纤检人员在羊毛主产区仓储服务场所设置羊毛扦样点,研配了羊毛自动钻芯、抓样取样专用设备,建立了季节性公正检验实验室。在储运中心,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分级、打包、仓储、扦样检验及代理销售”一站式服务,避免不分等不分级,或混等混级销售,防止流通中“二次质量损害”发生。
3年来,纤检机构致力于构建毛绒质量客观评价体系。《羊毛仪器化工程检验工作规程》《毛绒纤维公证检验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和发布实施,初步建立起了与现行羊毛国家标准配套的公检制度体系;毛绒仪器化检验标准体系也逐步建立,3年来累计启动研制毛绒标准14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地方标准11项;一批先进适用的毛绒专用检测设备陆续被研制开发:适合规模化场所的羊毛自动钻芯、抓样取样一体化设备,适合零星批次场所的便携式羊毛自动钻芯取样设备……有力促进了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转变,解决了“检不了、检不准、检得慢”的难题;专业纤检机构毛绒检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国家财政3年累计投入1380多万元,引进国际先进毛绒检测设备22台套,完成内蒙古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设立分检实验室4个,改善新疆、河北毛绒检测技术条件,同时在中纤局建立羊毛仪器化检验监督抽验实验室。
3年来,纤检机构不断促进毛绒市场交易体系形成。在内蒙古、青海、河北毛绒产销地,扶持仓储服务机构建设,在仓储交易集散地,推进毛绒包型、包装及标识统一,开发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实行公正检验环节前移,建立仪器化客观质量评价制度,支持毛绒主产区在大宗农牧产品交易基础上,建立了毛绒电子拍卖交易制度。
改革试点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此项改革不仅被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毛绒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还被纳入地方3年行动计划。同时,自治区还拨付专项经费支持毛绒检测技术标准和方法研究。
据统计,纤检机构连续两年为改革试点地区共计6616吨绵羊毛实施了公证检验,全部依据公检结构进行贸易结算。据统计,改革后公检羊毛平均每吨售价高于改革前未公检羊毛约4元左右,牧民从公检羊毛中增收约2.65万元。
今年是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第一年,也是深化内蒙毛绒质检制度改革试点,向新疆、甘肃和青海扩展改革的关键一年。向着改革的目标,毛绒质检制度改革的步伐将更加有力、更加铿锵!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