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为质量重庆务实推进全国首个国家质检基地项目纪实

2018-01-26 15:04:27 文章来源: 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人: 胡玉迎

 

 近年来,重庆市质监局党组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过程中,结合全市的发展实情,边思考边实践,就如何在推动重庆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实现“三个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目前,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重庆;全国每8辆汽车就有1辆是“重庆造”……

近年来,重庆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在重庆所占比重很小,而汽车和信息已经成为重庆工业目前的两大支柱。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1.7%,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寻找其背后的衍变轨迹,中国质量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

质检“航母”雏形显现

“哪里是产品质量检测测试中心,哪里就是研发的高地,最终那里的制造业也会更好地发展。”近10年来,重庆市质监局党组深刻领悟重庆市委、市政府这一要求,率领全系统上下始终秉持这样的发展共识,强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在筑牢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基础设施方面下足功夫。

重庆检验检测机构改革随之启幕,并逐渐走上一条纵向整合、横向联合、立体融合的发展道路,质检“航母”雏形开始显现——在全国省级技术机构中率先完成了技术机构整合,成立了重庆计量质检院,形成了覆盖全市的“1个院、6个分院、24个区县所”的计量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让重庆质检技术机构由“千枝散叶,百花齐放”变成了“一枝独秀,独掌乾坤”的新局面,这意味着该院加快打造标准、认证、计量、质量“四位一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2015年,重庆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改革,重庆计量质检院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集团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干部职工的自身空间得到发展,加快了质检技术机构走向市场的步伐,为构建基础牢固、优势明显、功能完备的社会公用检测平台奠定了基础。

得益于各方厚爱和期望,重庆计量质检院被列为重庆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三大科技平台”之一,这为该院加速打造质检“航母”增添了重要筹码。

质检集群新高地

“人民关心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重庆发展大局需要什么,质监就会主动服务什么。”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告诉记者,每一年的质监工作年度主题及服务重点是什么,完全从“大调研”中来。

20092010年,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一班人在走访一些区县工业园区时发现,各个区县的产业集群特色越来越鲜明,随着待检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以及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都对检测场地和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没有先例,我们也可以做‘吃螃蟹’的人!”在当时召开的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会议上,张宗清掷地有声,坚定了重庆质监人的信心。

国家质检基地从概念的提出到设计,再到实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20116月,质检总局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基地被纳入了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20169月,全国首个“国家质检基地”在渝挂牌,这意味着重庆市质监局党组10余年来打造的市场监管的技术支撑、企业提质的科研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修成正果”,重庆提速建设全国最大检验检测基地,加快迈向西部质量高地;20179月,由质检总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认监委联合主办的2017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启动仪式在渝举办,重庆正式获批筹建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质检中心,标志着重庆检验检测认证助力军民融合取得重大突破。

在“一场、两平台、十中心”的国家质检基地建设框架下,过往10年间,陆续落地重庆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到今天又将有一个规模更大,检验设备更加尖端的检验“新家”——国家质检基地,这是目前国内质检系统建设规模最大、检测技术集成度最高的检测基地。

坚持质量优先发展

多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质量优先发展的理念,抓发展必须抓质量,始终把质量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进行战略性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质量提升作为产业链的核心,遵循“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的发展方向,狠抓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质量创新、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和品牌培育,增强质量保障能力,以质量升级改善有效供给,使重庆经济社会呈现出较快发展,质量、结构、效益同步提升,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效益结构全面向好,形成了从树立质量意识到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检测机构、规范执法队伍、提升质量培训、加强质量宣传的完整生态链,使之覆盖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种产品,努力塑造“重庆造,高品质”区域形象,有效助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质量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重庆通过垂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并逐步建立起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机制,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环环相扣”,自主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质量产业链条。正是如此,建立在坚实的质量基础上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大厦,既牢固、坚实又可持续。

就这样,重庆市质监局围绕“深化创新提质增效”主题,以国家质检基地项目助推“三大转变”,着力推动着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重庆速度向重庆质量转变、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变。

重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进入中等竞争力阶段。更为可喜的是,在国务院20152016年度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公告,重庆由B级跃升至A级,成为全国仅有的5A级省市之一。

如今的重庆,不管是政府、技术机构,还是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不管是管理层,还是经营层,“质量”被广泛地确定为“一把手工程”。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全市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品牌经济”转变。(本报记者蒋维胜 通讯员 冉小鸿 谢 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