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推行“保险+服务”模式
推动电梯维保从价格导向转向质量导向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推进,浙江省宁波市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改革试点近日传来好消息。试点的8个区县(市)有2000余台电梯投保“保险+服务”电梯安全综合保险,电梯维保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电梯平均故障率下降36%。
据宁波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近年电梯故障高发、维护保养不到位、电梯投诉举报增多等问题,该局以宁波创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于2016年率先提出“保险+服务”的综合治理模式,运用市场机制破解维保质量难题。新模式在传统保险基础上,将保险机构作为电梯安全风险的管理方、监控方和保障方,灵活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管控,把维保市场从价格导向转向质量导向,有效减少了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
“保险+服务”第三方监督模式的引入,建立起了保险机构参与维保单位选择的新机制。据了解,通过保险机构、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签署第三方支付约定,保险公司将依据维保质量跟踪监测结果支付维保费,当维保质量不过关时,保险公司有权对相关单位的维保费用予以减扣。同时,保险公司还可通过开展电梯维保质量实时监测、电梯安全巡查预警、维保信息及时公示,督促维保人员及时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保险机构已采集信息化维保记录15468条,发回重做不符合要求维保工作187次;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巡查住宅小区72处,发现并督促整改维保不到位电梯124台。经过新模式的推广落地,目前维保工作偷工减料、走过场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维保工时平均增加了2.3倍,维保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在试点铺开的过程中,“保险+服务”模式不断得到深化与完善。通过引导各家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实行不同设备不同费率的差异化保险,维保市场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多方参与有序经营的良好局面。通过指导保险公司将电梯零部件更换纳入保险服务范围,使得老旧电梯零部件能及时得到更换,破解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费用难题。通过推进电梯制造企业物联网覆盖,电梯运行数据采集和风险监测能力得到加强,电梯安全的预防性维护和精准维保逐步实现。
“保险+服务”模式还构建起了电梯安全综合治理的新格局。保险机构一方面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电梯隐患信息举报收集;另一方面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电梯维保状况相关数据,助力完善电梯维保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和社会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新模式对维保工作质量形成了倒逼,实现了电梯安全从依靠行政监管到社会综合治理的转变,使电梯安全管控从事后矛盾纠纷处理中解脱出来,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中国质量报》张律 记者 曹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