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香港同胞“绿色生命线”
质检总局力促供港食品农产品安全纪实
日前,2017年度“粤港澳深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与食品安全控制会议”(简称“五地会议”)在香港召开,来自质检总局以及广东、深圳、珠海三地检验检疫机构的代表与香港食物及卫生局、澳门民政总署代表就联合保障内地与港澳食品农产品供应质量安全以及人员往来卫生安全进行了磋商和交流。多年来,内地与港澳以“五地会议”为媒,搭建着食品农产品的友谊桥梁。
香港回归二十年,内地食品农产品安全供港也已二十年。一棵菜、一块肉、一枚蛋……这些香港普通百姓家里最常见不过食物不仅凝结了质检部门的辛劳和汗水,也见证了内地人民与香港特区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
“五地会议”期间,质检总局与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还联合在香港举办了“心系香港同胞福祉,联手保障质量安全——保障内地食品农产品安全供港二十年工作简介”巡回图片展,向香港民众全面地展示了二十年来内地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及成效。
科学监管是核心
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监管。质检总局围绕供港食品农产品安全保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从源头进行介入,质检部门对供港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实施注册备案制度,指导和帮助供港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养殖场从种植养殖环境、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督抽查等全方面按照香港食品安全要求进行自我管理。目前内地共建成供港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养殖场1.4万家,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9个。
注重过程监管。质检部门定期对加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技术帮扶和培训,使加工企业及时了解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制定从原料验收、生产流程工艺、配料辅料使用、出厂检验等一系列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内地供港食品农产品企业生产经营范围覆盖了蔬菜、水产品、肉类等大部分食品品种。
此外,质检部门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监管,着力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以风险评估模型为核心,准入系统、追溯系统、监督抽检系统和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系统为四翼,建立“一核四翼”进出口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质检部门2016年共收集供港食品货物信息47.8万余条,涉港食品安全信息近500条,为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夯实了信息基础。
合作共治是关键
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协力合作、共同治理。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全力支持下,五地通过这个每年举行的会议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促进彼此的合作,使我们在卫生防护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不断进步。”香港食卫局副局长徐德义在“五地会议”上表示。
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内地与香港秉承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搭建了“五地会议”等合作平台,建立了人员互访、信息互通、技术互享和突发事件联合处置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机制。自2000年1月粤港深第一届食物安全控制会议启动,“五地会议”制度不断成熟完善。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渐趋密切。质检总局指导与香港毗邻的广东省内广东、深圳、珠海检验检疫局,合作构建大质量合作共治机制,通过口岸、产地全过程、无缝隙合作监管,有力保障了内地食品农产品安全顺畅供应香港。
主体责任是基础
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保障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坚实基础。质检部门通过全面的培训,使内地企业及时了解香港特区的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督促企业建立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严格的监管使企业质量安全主体意识大幅提高。企业将质量安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经营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了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十年来,内地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香港市场大约95%的蔬菜、95%的活猪、100%的活牛、100%的河鲜产品由内地供应。内地优质安全的食品农产品走进了千百万香港同胞的家庭,丰富着香港民众的餐桌。
内地高度重视对香港地区的食品农产品供应以及质量安全问题。“质检总局将坚决贯彻十九大的有关精神,从内地与港澳合作需求出发,深化合作方案,丰富合作形式,全面提升合作质量,为内地和港澳人民共谋福祉。”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在2017年度“五地会议”上强调。
与此同时,质检总局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供港食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将供港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复制到国内食品行业,以相同的标准和生产线生产出更多符合供港标准的食品供应内地市场,满足国内市场对高品质生鲜食品的需求。
未来,质检总局将进一步完善供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保障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系统将上下一心、恪尽职守,用汗水和忠诚守护香港同胞的“绿色生命线”,为两地人民谋求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