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
——全国各地区坚持标准引领质量提升行动
北京市继续大力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用标准提升引领质量提升;河南省将标准引领提升行动作为起重机行业质量提升的4项专项任务之一;广东省对水嘴、智能马桶盖、电饭煲等13种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开展质量国际比对研究提升工程;江苏省继续在消费品领域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中,各地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坚持标准引领,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提高质量标准,着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标准是指引质量提升的基础。早在6年前,北京市就召开了《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实施动员大会暨2011年北京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不仅正式吹响了北京市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的号角,也让《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正式成为北京市标准化工作的纲领和指南。今年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中,北京市同样十分注重发挥标准对质量的“硬约束”作用,引领首都质量提升。在今年北京市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中,消费品的质量提升成为重中之重,北京市正在对儿童服装、一次性生活用纸及制品、金属眼镜架、儿童塑料眼镜架、热敏纸、童鞋6类产品的质量,针对国内、外标准差异性风险,开展产品质量对标监测。
环保是当前另一项重要的质量提升领域,北京市质监局结合京津冀3地首个环保领域统一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的发布,会同首都住建、环保、工商等部门,集中宣贯培训,指导生产、销售、使用单位把握标准要求。另外,作为国内对油品质量要求最高的地区之一,北京市还在京6标准方面做好文章,北京市质监部门结合国5、京6油品标准实施工作,告知首都车用汽、柴油生产领域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原则上,每月对生产领域车用汽、柴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质监部门累计抽查车用汽、柴油产品30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
河南省长垣县是全国知名的“起重之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整合,长垣起重已成为门类齐全、市场覆盖面广的支柱产业,集中布局在长垣县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10强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起重装备制造为主导,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18.6平方公里,入驻起重机械整机制造企业126家,相关配套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具有年产33万台整机、170万台(套)起重机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产品涵盖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遍布国内外2600多个销售网点,200吨位以下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垣产业集聚区也面临着整体上大而不强、集而不聚、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亟需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联合河南省质监局、长垣县人民政府、有关技术机构等单位,通过深入调研,研究制定了《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总体方案》,并于今年6月28日,在河南省长垣县隆重举行了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启动仪式。决定从2017年到2018年,用近两年时间,组织开展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通过强化质量管理、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标准建设、加强品牌培育,促进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强势崛起,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
在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中,标准引领成为重要的“抓手”。标准引领提升行动与质量管理提升行动、技术创新提升行动、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一起,成为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行动的4个专项任务,借助标准引领提升行动,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希望实现标准引领成绩显著的目标,建立起重机械标准管理制度,完善起重机械标准体系,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组织制定地方标准5件以上,组织制定团体标准两件以上,从而把长垣这个“中国起重机之乡”建设成为“中国起重机高地”,为机械行业、区域质量提升创造经验。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曾多次强调,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一定要牵住“牛鼻子”,也就是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标准、提升标准,实施标准提档升级,不断提高标准的质量,包括推进内外销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标准化改革,通过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以及改进和完善标准的制定方式、不断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等改革措施,让“牛鼻子”更加有力有劲。
作为国内较早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地区,广东省早在2005年就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标准化战略,10余年的标准化战略,使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厚积薄发”的成效。在今年的质量提升行动中,广东省继续加强标准引领,保持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升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彰显标准在质量提升工作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另外,广东省政府还专门向国务院呈送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申请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改革,2017年1月10日起,在全省推广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将企业产品标准由“线下备案制”改为“线上声明制”。目前,全省共有6300家企业的2.2万项标准进行了自我声明公开,涵盖近4万种产品。
同时,广东省还积极构建先进标准体系,编制完成新材料、节能、商贸物流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印发工业、服务业地方标准立项指南,在全省范围内共征集相关项目364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市场急需领域,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完成11项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立项评审,批准下达14项LED照明和无人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2017年上半年,全省企事业单位共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1项、地方标准66项;建立标准联盟6个,制定实施团体标准近100项、联盟标准1200余项;约200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此外,广东省在质量提升行动中注重加强标准创新,目前广东省获批筹建2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华南中心、广州),推进科技、专利、标准、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创新成果的标准转化力度。
无论是北京、河南、广东还是其他地区,在质量提升行动中都非常注重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通过标准化战略和标准提升带动质量提升,比如江苏省去年率先在消费品领域推行“同线同标同质”之后,今年继续在“三同”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构建“企业综合评估、产品标准比对、过程科学监管、权威机构检测、产品质量追溯、社会共同监督”六位一体的“三同”产品质量提升体系。浙江省在智能马桶盖的质量提升行动中非常注重标准的引领,专门召开了2017年智能马桶盖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IEC/PT62947工作组成员国17位专家和学者与会进行研讨,制定研讨智能马桶检测方法的国际标准。上海市坚持标准领跑,推动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鼓励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探索与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标准走出去服务中国制造走出去。
牵住了“牛鼻子”,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抓住了主要矛盾……在质量提升行动中,质检系统正在通过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引领着“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升级。(记者徐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