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e-CIQ)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全面上线。2017年10月28日,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也迎来了全面上线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质检系统继续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质检总局工作部署,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推动系统不断向“好用”的目标迈进,为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和动力。
为检验检疫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检验检疫业务涉及进出口货物、交通运输工具、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等,每种类型检验检疫要求各不相同,在流程上涉及口岸和内地协作,在数据上涉及与各检验检疫内部专项系统、外部相关部委的交互。随着系统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对所有检验检疫业务的涵盖和支持,“一号到底”“主辅施检”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口岸和内地协作问题,出台数据对接规范,为对内、外数据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为检验检疫业务改革提供重要抓手。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永恒的主旋律,是检验检疫事业永葆活力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以此为着力点,主动适应、推动检验检疫业务改革。系统上线以来,“通报、通检、通放”检验检疫全国一体化得以迅速实现;全程无纸化工作不断深化;移动执法等新型执法辅助手段得到支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自动检务受理、自动发送通关单、自动归档等智能化通关模式。规则引擎为检验检疫布控、抽批的灵活、高效、统一管理提供有力保证,从而确保了检验检疫流程时长压缩等重大业务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检验检疫业务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数据管理和应用开发“大集中”的管理模式,系统打破原有业务系统的“系统孤岛”“数据孤岛”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检验检疫大数据池,进一步实现了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数据的全面、精准掌握。在此基础上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对检验检疫数据的深入分析挖掘,为质检总局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系统业务规则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执行尺度、执法标准全系统的一致性,为质检总局统一决策奠定了基础。
为检验检疫服务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服务发展是检验检疫的重要职责,服务发展就是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广大企业。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更好服务发展,系统与中欧班列等外部委系统对接,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开发免费版企业申报端、企业门户,积极参与单一窗口建设,主动发布数据接口规范,为企业提供优质免费服务。科学设计、改进完善系统功能,使一体化、无纸化业务改革得以迅速实现,为企业创造优质、便利的通关环境,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与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于2016年4月20日在京津冀地区率先上线,北京检验检疫局坚持边推进上线、边查找问题、边解决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在集中处置问题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年多来,北京局以系统为核心业务平台,实现了申报无纸化、转单无纸化、检测报告无纸化,无纸化申报覆盖率100%,平均每批次货物为企业节约2个工作日。实现了空运舱单申报管理和空港口岸物流电子监管,与航空公司、货运服务公司等口岸相关单位舱单数据及物流信息交互,做到了空港口岸检验检疫物流信息采集的全程电子化。对进境货物全面实施电子放行,80%以上的入境货物实现了从申报到放行全流程的“秒级通关”。建立了开放式追溯监管体系。已有119家企业自愿加入该体系,覆盖进口酒类、预包装食品、医疗器械等9大类4276种,上线追溯产品976万件。消费者累计扫码查询65万次。实现了北京地区报检受理一体化、查验检验一体化和签证放行一体化,企业“就近申报、就近查验、就近取证”,98%以上符合一体化条件的报检批实现了“一地施检”。构建了互联网模式下的检企沟通新平台,应用大数据精准把关取得新进展。
系统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与国外官方机构信息交换提供平台,实现与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截至2017年9月,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入试运行以来,已有15家企业注册成功并完成报检,向主干系统申报报检单245票。
系统使业务规范化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入境旅客携带物、邮寄截获物、尸体棺柩检验检疫监管等业务以及风险管理、注册备案、实验室管理等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截至目前,北京局使用主干系统共受理出入境报检99万批,签发通关单30多万份、缮制证单13万份。
新时代的业务创新
2016年10月28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e-CIQ)在全国范围上线运行,早在4月就已首批试点上线的天津检验检疫局,多措并创,打造智慧口岸。
促成进口肉类产品现场移动查验智能通关系统与e-CIQ系统对接;为开发汽车检测智能平台全面接驳e-CIQ系统做出巨大贡献;促进可利用废旧物资申报系统上线,所有产品实现“一地报检、全国通关”。
发布e-CIQ系统《业务责权管理规范》《业务规则操作规范》《用户权限管理操作规范》,编制《e-CIQ系统功能和责权分配工作指南》,制作权责管理、规则操作、用户权限、功能实现、信息交互方面问答60余期。
上线“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研发“无纸化辅助系统”,实现数据化申报、规则化审单、信息化流转。“数据化”和“电子化”相结合的申报方式,每批次节省通关时间4-5小时、成本50-100元。
现场查验智能监管系统与e-CIQ系统对接,实现无纸化移动查验全覆盖,待查信息实时接收,查验结果同步回传,申报、查验、放行、签证全流程信息化。
减少系统操作步骤,分类实施“自动通关、放行、归档”,优化检务流程。制定改革创新、优化流程、创新模式、压缩周期、建立机制、强化督查等方面措施17类、95项。
业务办理网络化、报检流程扁平化、审单作业专业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检务建设标准化等方面改革,推进传统检务模式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转变。
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津检人,将以e-CIQ系统的深入应用为契机,推动业务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全面运行e-CIQ 通关实现“六化”作业
截至2017年10月20日,辽宁检验检疫局通过e-CIQ系统受理出入境报检53.14万批,签发各类检验检疫证单64.41万份,100%的进出口业务通过e-CIQ系统进行处理,实现“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企业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双降低”,检验检疫把关监管和服务发展能力“双提升”。
深入推进以“通报、通检、通放”为核心内容的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辽宁口岸97%的出运货物可直接在产地办理通关放行,年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近亿元。
全面支持“单一窗口”和“三互”大通关建设,实施信息交互、数据共享,提升申报便利化水平。企业可通过“单一窗口”、检验检疫免费网上申报系统等进行货物、船舶、无纸化、原产地证书等的申报。全省共有1888家企业享受免费申报服务,企业年可节省500万元。
深度对接无纸化系统,辖区内1107家报检企业、13899家进出口企业享受到无纸化便利,覆盖率达99%,年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220万小时,节约人工和交通成本约5000万元左右。
e-CIQ系统配置强大的规则引擎,通过信息化系统智能化审核处理,辽宁口岸进出口货物从申报、查验、通关、放行最快可在20秒内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完成,通关全流程时限缩短30%以上,大幅度压缩工作时限,提高了验放速度。
全力以赴 砥砺前行
截至2017年9月底,上海检验检疫局入境报检近270万批、出境报检近20万批,贸易金额约达2300亿,截获旅客、邮寄携带物共计2.3万批。
规则引擎作为e-CIQ系统核心,通过对业务处理环节及流程规则的统一编制,建立规范的业务规则体系,统一全系统执法尺度和监管标准,降低执法随意性,提升了检验检疫公正高效,执法透明的社会形象。
e-CIQ系统改变了业务“系统孤岛”格局,打破“数据孤岛”局面,由原有的直属局间转单模式升级为“一号到底”模式,通过主辅施检功能进行同步分单,一次报检即可完成检验检疫全流程,检验检疫一体化工作由点到面、由辖区到区域、由区域到全国稳步推进,实现业务数据的一体化操作和互联互通。系统上线至今,上海局已受理一体化通关业务约360万批。
依托e-CIQ系统,上海局大力推动智能通关和无纸化报检。智能通关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和货物风险分析,通过系统自动完成货物风险过滤、报检受理、部门分单、发送指令、流程归档,报检通关时间正式迈入秒级时代。结合全国无纸化报检系统,企业可通过网上申报、手机发送、现场自助终端自助申报,大大减少窗口排队等候时间。
一线窗口人员人数不变,业务受理能力成倍增长,e-CIQ系统与上海局“智能通关”、全程无纸化等改革措施相结合,实现了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全面创新,发挥出了改革措施的乘数效应。
以业务信息化推动贸易便利化
2016年7月25日,江苏检验检疫局正式启动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e-CIQ)试点上线,一年来,经历系统10余次版本升级维护和假日应急值守保障考验,e-CIQ系统持续完善,检验检疫服务更加高效。
运用e-CIQ系统规则引擎,江苏局建立全省统一的审单布控规则体系,完成业务调度规则600多条,实现目地机构全自动分转单。同时积极参与全国系统审单规则管理工作,牵头起草全国审单布控中心建设方案、工作规范,为布控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运用e-CIQ系统对受理报检、检务出证、归档等环节重点监测,试行报检自动审单、自动受理、自动放行、自动通关、自动归档、自动评定等“六自动”规则,对满足企业诚信等级和产品风险度条件的报检批,实现自动处理,减少人工干预,有效提升通关便利性和企业获得感。
推进e-CIQ系统与全国无纸化系统、“单一窗口”、网上申报系统对接,实现无纸化申报全覆盖。截至2017年9月底,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超过95%,并在苏州打造全国首个无纸化示范窗口,上线企业端微信无纸化申报APP,推广检验检疫自助服务一体机。
一年多来,江苏局实现了检验检疫业务100%在e-CIQ系统申报受理,累计通过e-CIQ系统受理出入境货物申报114万批次,进出口金额1512亿美元。
依托e-CIQ系统助力外贸稳定增长
福建检验检疫局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上线为契机,积极打造“智慧国检”,将信息化建设与检验检疫业务改革有机融合,开启“互联网+检验检疫”模式,着力用好、用活e-CIQ系统,释放e-CIQ系统上线带来的红利,助力福建外贸稳定增长。
大力提升通关便利。通过e-CIQ系统“一号到底”功能,深化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实现通报通检通放,同时根据企业诚信等级,货物风险特性,推行自动化通关模式。以福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在目的地福州直接报检,只需一次报检,不用再去福清江阴口岸,e-CIQ系统自动进行审单、受理、分转单、签发通关单等后续操作,省去企业两地往返、二次报检的时间和费用,通关时间缩短至几秒钟。
实施申报便利化。成功对接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双模式货物报检;全面启用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网上申报系统,为企业提供随时(365天×24小时)、随地(只需有网络)、随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免费的申报平台;上线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辖区内各检验检疫机构的报检单证流转、业务监管资料的共享共用。
出台自贸区创新措施。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口地区和产品,在e-CIQ系统设置审单规则,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宣传申领原产地证可享受的关税减免优惠待遇及办理途径,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关税减免政策。
引导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发挥e-CIQ系统的支撑作用,开展监督管理和风险管理模块应用,探索实现“前推、后移”的业务改革,将应用效果纳入年终绩效考评。
与单一窗口深度融合 实现大通关跨越式发展
2680万元、108万小时!
这是e-CIQ系统上线一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深度融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大通关跨越式发展,为企业节约的直接成本和时间。
为保障e-CIQ系统上线,厦门局专门制定业务规范和应急预案,梳理规则和统一初始化数据20多万条,组织培训1800多人次,通过“一单两报”仿真演练1.4万批。
结合“双随机”查验工作机制,厦门局主动降低执法随意性,各分支机构按照系统布控指令开展监管工作,执法透明、程序清晰、标准统一。一年来,各项机制高效运转,共44.45万批、46.7亿美元的货物享受到系统上线红利。
通过开发应用单一窗口e-CIQ系统申报端,厦门局实现进出口货物一单多报,减少30%重复申报项目,申报效率提升50%。通过完成单一窗口在线运行的电子闸口、检疫处理管理、特殊监管区域监管等的改造,与e-CIQ系统无缝对接。
生产、外贸、货代、报检代理、运输等环节通过单一窗口实现业务信息无缝衔接。出入境船舶监管实现“一次申报”,申报后即时批复、查验后即时放行,平均申报时间由1小时缩短为5分钟、平均减少纸质申报单证257页。
港区可凭该局指令,提前完成调度,改小提单盖章放行为电子放行。检、港、企电子化协作机制,为口岸物流全程无纸化打下坚实基础,也推动港务网上办事、无纸化作业进程。
一年来,厦门局通过e-CIQ系统完成检验检疫26.81万批,签发电子通关单23.79万份,查获进出口不合格货物27537批,签发各类检验检疫证书9.15万份。
永不停歇的脚步
山东半岛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凝聚着国门卫士严把国门、服务发展的使命与梦想。山东检验检疫局用责任与担当,在推进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上线、服务外贸便利化的的历程中,迈出了永不停歇的步伐。目前,山东检验检疫系统进出口货物各个业务环节全部在e-CIQ系统中完成,业务覆盖率达到100%。
山东局对内率先实现e-CIQ系统与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深度对接,全省95%的进出口企业足不出户可完成送检数据自动推送到实验室管理系统,检测结果自动回传,纸质送检单和检测报告全面取消,提升了样品交接、检测协作的处理效率。今年上半年,山东进出口报检无纸化覆盖率接近90%,实验室检测超周期率同比降低46%。
山东局全国首批与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对接,进出口企业可使用单一窗口免费申报。一年来通过单一窗口免费申报货物超过20万批,为企业节约申报费用超过1000万元。
依托e-CIQ系统,山东局开发移动应用客户端“国检窗”,推进检验检疫业务由网上向掌上发展。报检人员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预约办理报检、出证申请等业务,即时上传电子版报检随附单据,实现检验检疫窗口业务的掌上办理,打造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的无纸化、智能化窗口服务新模式。
为推进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好“三最”口岸建设,山东局依托e-CIQ系统实现省内和全国“三通”,不断扩大直通和直放比例,实现通关单自动签发;推进快速核放,开展智能化“零等待放行”。同时积极推进e-CIQ系统自动通关、自动归档、非法检货物自动抽批、智能化分转单、移动查验终端评定放行,深化“一号到底”改革,缩减不实施通关业务一体化货物清单,实现近70%进口商品可在目的地实施一次检验检疫,进口商品口岸通关速度提升20%。
用好用活主干系统 进入智能通关时代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上线一年来,广东检验检疫局主动探索,积极作为,用好用活e-CIQ系统,深化“互联网+检验检疫”深度应用,推动广东口岸进入全流程智能化通关时代。
紧跟改革创新进程。按照数据大集中、应用大集中的改革思路,结合业务种类多,影响辐射广的实际,以信息化系统固化业务改革创新成果,推进监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一年来,e-CIQ系统运行流畅,功能稳定,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充分提高口岸监管效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紧扣贸易便利目标。依托e-CIQ系统和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将无纸化报检要求转化为系统审单规则,对企业申报信息进行智能审核。推行“电子证书”模式,将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拟制的证书信息推送到检验检疫综合信息平台,公众和相关监管机构可在平台查询关键数据项,在线核实证书,企业可自助下载、打印。
紧抓压缩流程时长。开发移动查验系统,通过规则设置将e-CIQ系统抽查布控任务随机分配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接收布控指令,查询待检批次,查看报检信息,进行现场拍照和录入查验记录并回传至系统,同步发出放行指令。试点推出“电子看板”,展现业务进度数据,公布出入境货物内部监管流程信息,通过红黄绿不同颜色信息对外阳光公示、对内预警提示业务流程动态。同时设置审单布控规则,根据企业诚信等级、产品风险特性等要素识别分析申报信息,实现系统自动审单、自动报检受理、自动分转单、自动签发通关单、自动发送放行/查验指令、自动归档的“六自动”功能。查验放行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缩减为10分钟,“电子看板”试点辖区货物检验检疫平均时长从7.23天缩短至1.81天。
驶上高速路 迈入新时代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的上线为快速通关、精准布控、严把国门打下坚实基础。一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依托e-CIQ系统,取得全国一体化运作、自动化通关、通关流程时长压缩等工作的长足进展。
一体化,通关更方便。一个报检号畅行口岸、辖区,实现从厂门到国门的无缝对接。深圳文锦渡口岸是内地供港鲜活产品的唯一指定离境口岸,日均报检供港鲜活产品400余批,必须要在1-2小时内完成通关。e-CIQ系统上线后,供港鲜活产品由广东辖区局签发通关凭证,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只进行适当比例的抽查。一年来,文锦渡口岸40%的鲜活产品凭辖区局签发的通关凭证直接通关,累计节省通关时间约2.5万小时。
全免费,服务更贴心。推广免费版网上申报系统应用,深圳地区通过免费网上申报系统报检批次占总报检批次的25%,共惠及约300家企业,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200万元。
再简化,流程更顺畅。过去为严防疫情,疫区来货要求在入境口岸实施卫生处理,并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熏蒸消毒证书》。e-CIQ系统上线后,卫生处理相关记录和数据直接开放给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查阅,无需签发《熏蒸消毒证书》,有效加强联合把关。以皇岗口岸为例,每年少签发证书14万份,减少企业口岸滞留时长约7万小时。
自动化,通关更智能。依托e-CIQ系统这颗智慧大脑,深圳局进行一系列自动化通关的探索尝试。审单环节,实现随附证书自动校验;现场查验,精准锁定风险、降低查验比例;自动通关,实现查验合格后秒签;E证书,将检验检疫证书放上互联网,让所有人都看得见。检验检疫工作正变的更加有效、让风险无所遁形、让通关更加智能。
全面畅通西北“黄金通道”
新疆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e-CIQ系统“数据大集中、应用大集中、业务规范统一”的优势,结合“三通两直”通关便利化措施,简化企业办事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打开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推动“中欧班列”提效增速。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最大的出境口岸,e-CIQ系统上线后,中欧班列信息在“一带一路”沿线检验检疫局间得以互联互通,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与沿线局建立共同监管机制,实现一次申报、信息共享、共同监管,快验快放。企业在发运地报检后,阿拉山口局通过“一号到底”的报检号,查看货物信息,避免两次报检和重复统计,确保班列在口岸无滞留。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局保障中欧班列无滞留发运1800余列。
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霍尔果斯口岸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业务涵盖面广,物流方式多样。e-CIQ系统的上线全面实现了检验检疫一体化,产地出具通关单的出口直放模式,避免口岸换证重复申报;进口直通业务的推广完善,极大降低企业成本,尤其在铁路口岸减少了企业进口货物滞留费和仓储费。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的上线,为e-CIQ系统提供无纸化应用支撑,有效提高霍尔果斯口岸各类货物的通关速度。
改革创新通关模式。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酱生产与出口基地,为确保辖区特色农产品的顺利出口,e-CIQ系统上线以来,新疆局针对出口番茄酱创新通关模式,由“产地预检,口岸换证放行”的模式改为“产地直放,口岸抽批查验”,由“谁检验谁出证”变为全疆范围内“通报、通检、通签”,大大缩短通关放行时长,大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