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东西更要用好用强 深圳深耕“北斗+”时代助力自主产品发扬光大

2017-02-09 16:02:53 文章来源: 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人: 胡玉迎

  

    “2016年深圳全市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达到175亿元,民用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超过全国4成份额,但北斗系统的贡献率却不高,发展空间还很大。”近日,以“北斗应用国家立法”为主题的第9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北斗卫星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立法建议等问题成为焦点话题。

  卫星导航系统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也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北斗卫星为我国争取了更多的“太空话语权”,但提及卫星导航系统,多数人想到的往往还是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即便是在“创新之都”深圳,还是使用GPS系统的企业占了多数。

  辛辛苦苦研发的定位系统却“人气不足”,原因何在?作为新兴产业规模和企业数均位居全国榜首的深圳,深耕“北斗+”时代的步伐走得如何?

  1992年,我国正式宣布自用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诞生,2000年,建成了北斗一代自用,2012年,建成了北斗二代,覆盖了整个亚太地区,自此拉开了北斗应用示范的序幕,掀起了一股建立北斗产业园的热潮,深圳作为“先锋部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加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推广。一方面加强研发扶持,出台了《深圳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实施方案》,引进和培育了中科遥感研究院、华讯方舟、东方红海特等一大批卫星研发机构和企业,产业生态体系基本涵盖了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环节。另一方面创新应用,加强北斗卫星在各大领域的推广。

  “北斗+”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包括北斗卫星导航在内的航空航天产业是深圳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深圳专门出台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政策,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20166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则与航天科技通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北斗卫星等技术来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发展智慧绿色交通,近日又与滴滴达成协议,打造国内首个城市“一站式出行平台”。而国内销售的华为手机,很大一部分已经使用了北斗芯片,不管是深圳的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北斗卫星正在扮演着原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北斗产业化,20164月,深圳正式落户“北斗+众创空间”,打造技术支撑平台,深耕“北斗+”产业链,引领北斗卫卫星导航技术的地面应用,形成“天上用好、地上好用”的良好局面,北斗的推广应用正在逐步加强。

  有专家分析,北斗卫星相较于技术成熟的GPS而言,属于后起之秀,比GPS多了通信功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北斗卫星系统在深圳的产业发展占领了一席之地,但对于使用GPS的庞大企业量而言,还不足以独当一面。一方面,北斗卫星的诞生“初衷”是军用,保障我国国防安全不受定位系统干扰,相对应的就是缺乏民用服务,造成了公众“只知GPS不知北斗”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GPS发展较早,不少企业已经形成了依赖性,一时之间还没形成使用北斗卫星的意识,而北斗卫星的推广步履维艰与宣传不足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北斗卫星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方面还在不断完善,要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据悉,到2020年,北斗二代发射的卫星将由现在的23颗增加到35颗,北斗“破茧成蝶”,将在太空上织起一张“网”,提供全球服务,总量比GPS还多出5颗,并增加民用服务,届时大众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用户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商用和军用的精度也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和信息设施,深圳要想在智能交通、航空航天产业、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绽放光芒,卫星导航这块“基石”无论如何也要夯实,而使用自己的导航系统一则可以避免在技术上受制于欧美强权,二则可以保护商业隐私,于国家安全、产业专心、城市发展是极大的利好。因此,有业内人士呼吁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到该系统的推广和完善过程,助力民族自主产品发扬光大。 (梁乔玲 本报记者 傅江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