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深化标准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狠抓规划措施和改革任务的落实之年。今年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学管理、服务发展基本要求,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
今年,我们要以“四大一加强”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好改革攻坚“大会战”,着力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
一是加快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制定实施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化工领域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试点工作的落实,在试点基础上全力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年底前完成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清理评估。通过“废止一批、转化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切实解决强制性标准中存在的交叉、重复、矛盾等突出问题。
二是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推进推荐性标准体系优化和复审试点,制定实施推荐性标准复审修订工作方案。深入研究、科学界定、清晰明确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更加突出推荐性标准的公益属性,更好适应政府履职需要。通过标准符合性检测、监督抽查、自愿性认证等形式,健全推荐性标准实施监督机制。
三是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加快出台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力度。研究制定团体标准制定发布程序、评价准则等管理要求,规范、引导团体标准有序、健康发展。鼓励制定一批市场和创新急需的团体标准,加速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让市场主体在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全面推进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质量信用的重要内容,推动将企业标准的政府单一监管向社会多方立体监管转变。探索建立企业标准“排行榜”制度,激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修订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等国家标准,推动形成大型企业领跑标准化、中型企业提升标准化、小微企业推广标准化的发展格局。
五是强化标准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加强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国家标准立项评估制度,改进完善标准审查报批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标准样品工作的意见,提高标准样品管理和研复制水平。继续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和“三证合一”改革工作落实,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进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在电子商务、质量安全追溯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应用拓展。
(二)建设服务发展“大标准”,着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
一是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十三五”技术标准创新规划,以及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应用导向明确的国家科技成果,开展技术标准转化试点,对重大科技专项涉及的标准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重点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总体规划,在重点区域和领域推动创建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探索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不断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二是实施“标准化+现代农业”。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抓紧实施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研制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安全、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子商务等领域标准。继续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示范区提升工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标准化生产制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建制镇、美丽乡村、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要标准研制,开展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
三是实施“标准化+先进制造”。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启动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顶层规划,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工业安全、增材制造等重要标准研制工作。继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关键零部件及核电、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重大装备技术标准研制,加大数控机床、电动汽车、机器人、信息安全标准制修订力度。加快生物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和重要标准研制。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四是实施“标准化+生态文明”。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程,继续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和化解产能过剩标准支撑工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等领域的标准,提高燃煤技术标准。围绕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化工产业标准研制。加快推进第六阶段油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积极探索京津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化区域协作。研究构建节能减排成套标准工具包,推动系列标准在行业的整体实施。
五是实施“标准化+消费升级”。组织实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程,加快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出口国标准并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开展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第二批16个领域国内外标准对比工作。实施推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标准化工作方案,重点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启动金融风险防控标准体系研究,推进标准融资增信、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加强化妆品检测、口腔护理用品安全等标准制修订。
六是实施“标准化+公共服务”。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编制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养老、康复、教育、文化、健康、体育、旅游等领域关键标准制修订。完善社区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大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力度,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管理规范化。探索开展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鼓励标准化事务所的建立和运行。
(三)促进互联互通“大合作”,着力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
一是全力办好第39届ISO大会。要紧扣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突出“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主题,借鉴各国举办大会的先进经验,精心策划方案,彰显中国特色。加强国内国际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会议服务保障,面向世界做好宣传,展示中国形象,留下中国印象。有效利用大会契机,围绕中国标准“走出去”重点任务,组织安排各层次的标准化双多边合作交流活动,取得会议成果,体现中国效应,创办一流大会。
二是组织实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在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组织翻译一批标准外文版。面向东盟、中亚等沿线国家,开展一批大宗进出口商品标准比对分析。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联合重点目标国家共同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推进实施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助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方案,推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之间开展标准互认。加强我国农业标准在中亚国家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做好在东盟国家开展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三是推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治理,支持ISO主席、IEC副主席和ITU秘书长全面履职。充分发挥我国专家担任国际标准组织领导职务作用,参与制定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战略规划和政策规则。推动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价。在制造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发力,开拓国际标准化新工作领域,研制一批具有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完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推动中国企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增强国际标准和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是深化标准化国际和区域合作交流。加强与太平洋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海湾地区标准化机构的务实合作,巩固中德、中英、中法和东北亚标准合作论坛等标准化合作机制,深化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泛美地区、非洲地区等在经贸、科技合作框架内的标准化合作,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标准化合作新机制。推动我国城市与国外城市间的标准化合作交流。加强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好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的技术服务作用。
(四)实现科学管理“大提升”,着力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标准化法治建设。全力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标准化法修正案的协调和修改工作,力争6月底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加快强制性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化管理等规章制度制修订,完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出台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加强标准涉及专利政策研究,健全标准版权管理制度。各部门、各地方要组织对现行标准化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推进军民标准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军民通用标准管理工作规则。
二是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注重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标准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标准化工作者为重点,开展标准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规则、外语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注重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的技能培训,做好考核评估试点工作。依托行业和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标准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全方位加强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探索开展标准化在线网络培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设标准化课程,开展标准化学历学位教育,完善标准化培训教材,加强标准化知识普及教育。
三是提升标准信息化水平。积极开展标准化信息化行动计划,促进标准化工作高效、规范运行。推动标准从立项到复审的信息化管理,加快国家标准制修订无纸化进程,推广技术委员会电子投票表决制度。持续开展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运行服务,规划建设统一的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全力做好信息安全与等级保护工作。
四是做好标准化宣传工作。建立常态化的标准化工作宣传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完善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加强对标准化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重要标准的宣传,让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扩大标准化社会影响力。加强标准化重要舆情研判和突发事件处置。广泛开展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群众性宣传活动,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乡村普及标准化知识,宣传标准化理念,努力形成人人关注标准、人人使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五是推进标准化服务业发展。制定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标准化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建立标准化事务所等新兴业态。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信息咨询、试验验证、数据挖掘、知识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继续推进与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标准机构的标准信息资源交换与合作,完善国际、国外标准销售和服务体系。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标准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把深化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在政治理论方面,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对党章和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确保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策知识方面,要深入学习国家“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在标准化业务方面,要着力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实践经验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找准标准化与各行业、各地区工作的结合点。
二要加强党的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好标准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广泛团结带领京区标准化工作相关单位,共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建工作与标准化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以强化党建工作来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标准委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各位党组成员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文明机关建设,要将“严的作风”和“实的精神”融入机关文化,通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青年学习论坛、支部学习园地等活动,模范践行“三严三实”,树立良好机关风尚,提升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常抓不懈。标准化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八个方面的要求,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遵守党规党纪。标准委机关干部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认真查找、坚决整改不严不实问题,要持之以恒抓作风,加大治理“推、散、慢、浮”的力度,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将作风建设融入标准化改革发展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强督查督办,适时开展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强化绩效考核,确保改革措施、重点任务、发展规划都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