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三论学习贯彻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排在最后,有着深刻的用意。一方面指明,品牌是一个更高层级的概念,向中国品牌转变对中国经济现实和未来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另一方面也提醒,实现这一更高层级的“转变”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纵观世界经济大势,全球市场各领域的竞争都越来越明显且集中地体现为品牌竞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名牌;驰名世界的品牌产品产量不到同类产品的3%,但销售额却占到50%左右。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从市场规律的角度阐释了品牌创造利润和价值的能力。这是一条反映企业利润率的曲线:横轴由左至右代表着产业的上中下游,左边是设计研发,中间是制造加工,右边是品牌营销;而纵轴则代表附加价值的高低。处于曲线两端的两个部分表现出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的特点;而处在曲线中间弧底位置的部分,则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利润微薄。
“微笑曲线”的本质就是一条“附加值曲线”,即通过品牌技术提升制造的附加值。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么多年,目前经济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作为“世界工厂”,整个中国制造业却长期受困于“微笑曲线”低附加值的底部区域。制造业虽然规模宏大,表面风光,实际利润却薄得可怜。有研究公司数据分析显示,售价650美元的苹果iPhone5C手机,其整机组装成本仅为15美元,也就是说,作为产品的组装者,中国制造业仅仅分得2.3%的微小部分。而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的大势把“微笑曲线”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了。对于中国而言,做“世界工厂”绝非长远发展之计,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努力向“微笑曲线”的高端攀升,才能逐渐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动地位。
事实上,从“中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来看,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企业不缺乏产量优势,也不缺乏品质优势,中国能为众多世界级品牌做代工(OEM)就是例证,但中国企业唯独缺乏的是品牌竞争力优势。而中国品牌长期积弱,其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早期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靠资源消耗、资金投入和廉价劳动力支撑,忽视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而这种旧模式、旧思维至今还在一些企业中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国内许多企业的业务以加工出口模式和替跨国巨头们打工为主,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树立品牌的机会也拱手让人。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中GDP至上论盛行,扭曲了自主品牌正常发育的市场环境,而市场层面许多消费者国货意识不强,媒体舆论对自主品牌贬抑失据,这些都对自主品牌的成长形成掣肘。
对中国品牌积弱原因的分析,为完成“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了目标和方向。要知道,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需要产品质量支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构建中国自主品牌的高质量平台,这是实现“转变”的基础;我们看到,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巨头企业,多是科技型企业,这向人们表明,核心技术是品牌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而抓好科技创新,也正是实现“转变”的关键;品牌的建设和培育既需要企业自身夯实基础,也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努力形成全社会都重视、关爱、维护自主品牌的良好氛围,这是实现“转变”的保障。
依托自身职能,质检系统在推动实现“转变”过程中大有作为。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培育品牌发展的制度措施,推动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做好这些工作,让“中国品牌”展露迷人的微笑曲线,既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使命,也是我们最终成为“中国品牌”宏观价值一部分的巨大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