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26个爱国卫生月向病媒生物“宣战”
今年4月是我国第26个爱国卫生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张勇3日在发布会上说,本月将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通过集中统一的防治行动控制病媒生物孳生,预防和减少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
“病媒”主要包括蚊子、苍蝇、蟑螂、老鼠、跳蚤、蜱虫、螨虫等。我国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脑等。4月7日是第65个世界卫生日,主题是“病媒传播的疾病”;今年爱国卫生月主题定为“远离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
张勇介绍,随着气候转暖,各类病媒生物进入孳生繁殖季节。全国爱卫办近日部署广泛宣传病媒防治知识,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要求各地加强对老城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公共厕所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清理卫生死角,消除“四害”孳生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病媒生物危害情况,集中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等活动,重点加强宾馆饭店、超市食品柜台、老旧小区的病媒防治工作,确保使用有效、安全、低毒的消杀药品。
张勇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地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防控病媒传播疾病。人间鼠疫到1958年前后基本消失;2007年,我国率先在83个流行国家中消除淋巴丝虫病;通过免疫规划或大规模疫苗接种,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人数近年控制在万人以下;血吸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国45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9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份中,有99%以上的县疟疾发病率已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他说,近年来,我国加强病媒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了33项相关标准;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中国疾控中心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网络覆盖19个省份的43个地市;加强农村改厕,降低了蚊、蝇密度;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将病媒生物防控纳入卫生城镇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