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结硕果
让产品质量宏观评价更科学
“从行业范围看,羽毛(绒)制品合格率最高,为93.8%;皮革服装行业合格率最低,为71.31%……从生产地区来看,全国5个纺织服装主产省份中浙江省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合格率最高,为91.83%;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合格率最低,为79.92%……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平均产品质量合格率为83.06%。”这份《2012年纺织服装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正是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的一大成果。报告中“产品质量合格率”准确科学地反映了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
“产品质量合格率看似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要想让它能更科学、更高效、更准确地评价我国产品质量状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题负责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介绍,为了这个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他们花费了两年多时间。
蒋家东解释,产品质量合格率就是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实施质量抽样检测,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样样品数的百分比。它是质检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建立的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一项全新的统计指标,是地方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谈起课题的研究初衷,蒋家东说,传统的产品质量宏观评价,间接指标多,直接指标少;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评价方法多,易操作的少。仅是个别部门和研究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些专题开展的定性评价,直接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指标比重较少,临时性和局部性较强,无法进行横向对比和趋势分析。如何建立一个既明确易懂又能定量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指标?蒋家东坦言,这并不容易。“全国的产品种类复杂多样,不同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又很不同,不同销售期的产品质量特点也不一样。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产品,该如何科学衡量这些产品的质量状况?”
经过研究,课题组决定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设计和构建了产品质量合格率这一单一质量指标。首先,在31个省(区、市)和29个行业大类的31×29个交叉单元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层;其次,确定各样本层的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第三,从典型代表性小类行业中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规定数量的样本企业;最后,从样本企业中随机抽取出若干样品,通过检测结果逐层汇总生成地区和产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
指标体系设计好以后,关键还要有配套的实施方案。课题组在对现实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基础上,形成了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方案,并优化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方案。
2010年6月,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浙江省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试点工作;2011年5月,又启动了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厦门市、深圳市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扩大试点工作。样本企业抽取、企业信息核实、补充抽样计划制定、检测能力核查、合格判定准则编制、抽样检测、数据汇总分析,使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日益完善。
《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技术报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方案》、《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方案》、《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管理办法》、《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管理办法》,一份份研究报告纷纷出炉,一项项管理办法相继面世,2013年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产品质量宏观评价在准确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方面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规范了国家质量评价的相关制度,优化了国家质量评价的相关方法,对于最终建成科学合理、及时准确的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方案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测评优化方案,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产品质量的事前监管手段,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的事后监管模式,形成了“产品全产业链”质量综合监管,为相关部门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准确识别质量问题,以及快速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化决策依据。另外,项目对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制度,以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制度的研究,将推动国家质量数据统计调查与评价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不断提升质量数据在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当中的地位,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质量数据在引导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
作为项目负责人,令蒋家东倍感欣慰的是,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运用到对地方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和对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评工作中,这些指标和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重视。两年多的研究,让这位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专家颇有感触地说:“宏观质量管理不能依赖主观经验和人为判断,只有真正科学的数据才能有效发挥指导宏观质量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