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境卫生检疫140周年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 保护健康 维护安全 促进发展

2013-10-11 10:35:38 文章来源: 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人: 符祝灵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140周年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

保护健康 维护安全 促进发展

 

  10月10日,中国国境卫生检疫140周年学术会议在中国卫生检疫发祥地之一——厦门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要求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继续坚持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外经贸发展的工作目标,努力构建完善以口岸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口岸卫生监督管理、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口岸核生化反恐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代表,我国国境卫生检疫系统老领导,国内知名公共卫生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旅行医学会、亚太旅行医学会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卫生部门等境外组织(机构)代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代表、优秀论文作者等共150人参加会议。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出席会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专门为会议发表视频致辞,祝贺中国卫生检疫诞生140周年。

  国境卫生检疫在国际上统称为“检疫”,是指国家为了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在本国边境采取的卫生防护措施。1873年,我国上海、厦门制定实施检疫章程,开始海港检疫工作,中国卫生检疫由此诞生。140年来,国境卫生检疫见证了中国社会横跨三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从19世纪末的世界鼠疫、霍乱、天花、我国东北肺鼠疫,到21世纪的非典、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各种重大疫情,中国卫生检疫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为维护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生存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今天,国境卫生检疫已发展为由口岸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口岸卫生监督、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和口岸核生化反恐五个方面组成的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成为国家质检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国家质检总局和各检验检疫机构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的口岸地区卫生主管当局。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在视频致辞中对中国卫生检疫诞生140周年表示祝贺,指出在过去10年间,中国在流行病监测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妥善应对了H7N9禽流感疫情,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陈冯富珍女士强调,在她本人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会晤后,确信中国一定能在明年6月前充分具备《国际卫生条例(2005)》所要求的口岸核心能力,这将是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维护人民健康的巨大成就,也将是世卫组织推动的国际卫生合作领域的巨大成就。

  陈钢在会上表示,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疫情形势,面对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核生化安全现状,卫生检疫事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坚持开拓创新,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卫生检疫事业发展合力;加强国际交流,增强中国卫生检疫的国际影响力。要与国际组织、周边国家和港澳台卫生检疫部门广泛交流,建设、维持和发展口岸核心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加快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合作中心,指导帮助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口岸核心能力,有效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郑晓松在致辞中指出,福建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在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加快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更加离不开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口岸环境。口岸卫生检疫关系民生安全,关系福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保国门安全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在会议期间举办的“中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中,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口岸办主任黄文辉介绍了厦门市近年来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据悉,近年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厦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7月厦门高崎机场和国际邮轮中心成功“双创卫”;2012年9月,厦门东渡港区和海沧港区双双通过全国首批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考核验收;厦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全达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厦门模式”为促进我国口岸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厦门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林世峰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建设电子卫生检疫 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全面提升》的专题发言。此外,国际旅行医学会主席罗伯特·斯蒂芬、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长倪百鸣少将、国家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等国内外专家为会议代表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