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树平:以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以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日前出版的《求是》2013年17期,刊登了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撰写的《以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文。该文以“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为切入点,阐述了提高产品质量与实现效益型增长、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增强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我国产品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的深层原因,明确了各级质检部门在提升产品质量上的措施和抓手。这篇文章对于全社会如何科学看待质量工作,特别是对如何做好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值得一读。本报特予以转载。
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这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质检部门作为质量宏观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勇于作为,提升产品质量,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一、提高产品质量
是经济健康发展基础
产品质量连着生产消费两大环节,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是安全发展与放心消费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提高产品质量是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的根本出路。产品质量是企业抢占市场的通行证。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相反,产品质量低劣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又造成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总成本的增加,使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受到损害,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国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的基础。
提高产品质量是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是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稳中求好、进中求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立足现有行业分工和产品结构,改造升级质量基础设施,创新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不断增强质量竞争能力,实施产业内质量升级。另一方面,要围绕以技能、技术、研究等为驱动要素的质量竞争型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实施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积极发展壮大质量竞争型行业,实施产业间质量升级。
提高产品质量是扩大内需的基本前提。消费的前提是产品供给,而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欲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升级与多元,当商品市场的供给在数量上基本满足需求之后,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期望提升到首位,并呈多元发展趋势。从总体看,我国社会提供的产品质量供给,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甚至抑制了消费。因此,产品质量关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满足。
提高产品质量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国际市场是以质量竞争为核心的,市场份额是以产品质量水平来划分的。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国际市场份额的变化与其产品质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又与其国际市场份额的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可以说,产品质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甚至落入“低质量陷阱”,其国际市场份额不仅无法扩大,还将日趋萎缩,终将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失去增长动力。因此,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
二、提升产品质量
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原材料和装备类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有色金属和石化主要产品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航天、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研发生产实现自主化。消费类产品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纺织、家电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关民生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性能明显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但毋庸讳言,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相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产品质量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是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技术标准方面的国际话语权还较弱,许多产品还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三是由于产品质量低下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四是一些生产经营者逃避监管,制假售假屡禁不止;一些出口企业诚信度差,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要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上来,重要的是深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源头上加强治理。
从质量供给看,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偏低;有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片面追求产量和速度,忽视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
从质量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收入与消费水平是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低收入人群仍占据相当比重,消费水平和档次偏低,质低价低产品还有较大市场;另一方面,高收入群体中一些消费者盲目追求名牌产品、进口产品、保健产品,也使得制假售假行为有可乘之机。
从质量监管看,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瓶颈。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重速度轻质量,有的对当地假冒伪劣产品搞地方保护,甚至默许制假售假的存在,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特别是法律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质量监管力量特别是基层力量严重不足,降低了质量监管效率和效力。
从质量竞争看,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缺乏话语权是导致产品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我国产业整体长期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条的低端,部分企业不得不采用低价策略,甚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致使我国产品因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召回和媒体炒作,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三、提升产品质量是各级质检部门的应尽责任
质检部门是质量宏观管理和行政执法机构。多年来,各级质检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为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努力。在党中央明确提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今天,质检部门更要履行好职责,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让质检工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夯实基础,发挥质量驱动作用。充分发挥质量在调结构上的作用,加强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标准化和质量准入退出,有效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质量在增效益上的作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减少浪费,提升资源转化率,增加效益。要充分发挥质量在消费需求上的拉动作用,不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引领投资,促进消费。要充分发挥质量在提升竞争力上的驱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创建品牌,推动标准国际化,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要充分发挥质量在对外贸易上的竞争作用,严格进出口产品质量把关,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推进国际贸易合作,保障经济安全。
坚持综合施策,落实各方质量责任。不断完善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综合施策,整体推进。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切实推动地方政府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充分发挥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和各地质量兴(强)省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质量问题。质检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在资源共享、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等方面凝聚合力。要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推动质量服务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企业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责任体系,创新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坚持转变职能,提高质量监管效能。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一方面,要运用“底线思维”,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严把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关,强化风险管理,强化重点监管,强化打击惩处,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提振消费信心,维护群众利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把各种资源配置好、调动好、使用好。要提供社会最需要的质量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质量服务业,为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质量服务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依靠群众,走质量共治路线。提高产品质量要服务群众,也要依靠群众,要让群众真正成为质量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全国“质量月”等平台,大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成本控制等群众性质量活动。要坚持关注、关心技术工人,加强质量培训和教育,提升产业工人的素质,保障技术工人劳动权益,培养“中国制造”主力军队伍。要大力维护质量公平正义,畅通“12365”等质量投诉渠道,开展汽车“三包”、产品召回,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倾听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要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学科体系,培育一批质量科技和质量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坚持中国特色,健全质量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发展、质量安全、质量担保、质量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推动将制假售假的后果罪改为行为罪,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惩处力度。二是完善质量理论体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质量问题,开展质量经济、质量政策、质量基础、质量管理、质量文化等基础研究,支撑政府提高宏观质量管理水平,服务转型发展。三是完善质检技术体系。健全科技质检技术支撑体系,引领质检事业发展;建立科技质检创新体系,保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技质检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社会、市场提供支撑服务。四是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完善国内产品和进出口商品相统一的质量监管体制,推进质量服务的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