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保: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

2013-08-30 11:39:41 文章来源: 国家质检总局   发布人: 王海萍
 

梅克保: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

 

  编者按 8月29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质检总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梅克保撰写的《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一文。该文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质检工作结合起来,从增强亲民意识、强化便民举措、加大惠民力度、落实安民责任4个方面,对质检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要求,并对如何深化“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价值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建设人民质检,践行质检为民”,是质检系统的本质属性、质检工作的基本特征、质检干部职工的神圣使命。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落实到质检系统,应不断深化“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价值理念,着重在亲民、便民、惠民、安民上下功夫、做文章。

增强亲民意识

  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当前,人民群众对质量发展和质检工作充满新期待、新诉求,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应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深入基层开展“转变作风,转变职能,建设人民质检,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大调研,了解民情,研究市场,探索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监管方式,用质检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质检部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完善信访接待制度,畅通质量诉求渠道,把“12365”建成质检部门联系群众的知名品牌,让“一年12个月365天,质检天天在您身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妥善处理质量投诉,积极化解质量纠纷,及时排查质量隐患,重视质量热点问题网络舆情应对,加强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增强质检部门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作风问题关系质检事业发展、影响人民质检形象。当前,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找质检系统“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文山会海”、“人情消费”、“粗暴执法”、“权钱交易”等重点问题,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强化便民举措

  通关便利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认真研究、积极推广“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口岸通关模式和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完善直通放行、绿色通道制度;加强诚信管理、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推行差别化监管和动态升降级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时间,尽可能加快通关速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服务窗口化。以便民为出发点,加强服务窗口标准和规范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挂牌上岗,开展“文明服务窗口”、“窗口服务文明标兵”创建活动,强化“大窗口”意识,树立“人人是窗口、事事是窗口、处处是窗口”理念。

  信息公开化。完善办事程序一次性告知等政务公开制度,扩大信息公开渠道和载体,让群众知晓,方便群众办事;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及时发布质量安全信息和消费警示信息,让群众充分了解并监督质检工作;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增加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加大惠民力度

  面向群众,抓好民生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质检的应尽职责,是质检为民的应有之义。应以质量大会为契机,以中国质量奖评选和政府质量考核为抓手,增强全民质量意识,调动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抓质量的积极性,努力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质量问题。跳出质检看质检、跳出质检谋大局,围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加强战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在服务发展中找准定位,在保障民生中明确方向,促进质检工作由注重微观产品质量向重视宏观经济质量转变,由过于强调技术措施向加强行政管理转变,由被动应对放权向主动创新服务转变。

  面向企业,做好帮扶指导。去年以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外贸形势严峻,保增长压力加大,帮扶企业成为质检部门的当务之急。善打“国际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调减法检目录,逐步减免出口商品法检费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加快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善打“技术牌”,发挥质检的人才、设备、计量、标准等优势,建立和用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

落实安民责任

  严格监督管理。严格监管是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应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举执法打假旗帜,完善产品召回管理,整治质量违法行为。这是质检系统的职责所在,也是人心所向。特别是要围绕质量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一些重大的执法打假行动,打出质检声威,打出质检形象。落实监管责任,结合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进行科学规划,规范检测行为,以刚正廉明的执法形象赢得群众认可。

  完善法律法规。对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切实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重视消费品质量立法,加大对制假售假者的打击处罚力度,积极推动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等的修订,切实保障质量安全。

  创新社会管理。人民质检为人民,人民质检靠人民。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宏观管理、社会公平,在公共服务、质量环境、执法监管上下功夫,把该放开的坚决交给市场、还给社会、放给基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