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促进奶粉质量安全计划研究分析

2013-08-14 14:32:09 文章来源: 浙江质量网   发布人: 王海萍
 

我国促进奶粉质量安全计划研究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民众切身利益,一直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然而,事关民族下一代生命健康的婴幼儿奶粉,近来再生事端,负面影响也从国内转向国外。

  近日,“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曝光,继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婴幼儿奶粉安全再成舆论焦点。

  85日,新西兰方面因部分奶粉原料含肉毒杆菌向中国消费者致歉,并称污染事件的根源与一条不经常使用管道清洁不彻底有关。1条管道,污染了38吨奶粉,波及国内外企业产品多达8家之多。因进口新西兰含肉毒杆菌奶粉原料,多家中国企业均陷入了产品封存、召回的忙碌中。

  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于89日通报称,截至目前,尚未接到因食用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奶粉而引发不适的病例报告。国家卫计委已部署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针对市售奶粉和已下架问题奶粉进行抽样,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81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又对外重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因食用问题奶粉而导致的不适病例报告”。显然,国家有关部门对至今仍无不适报告的反复重申和表态意在尽力消除公众恐慌。

  对于中国民众而言,此番洋奶粉事件的曝光,无疑让那些踌躇于选择健康、优质、绿色婴幼儿奶粉的家长们犯了难,再次陷入对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的选择纠结中。

  姑且不论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孰优孰劣,单就原本民众乐于选择洋奶粉初衷看来,其本质与崇洋媚外毫无关系,仅仅是在国内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酿成民众对国内奶粉产品失信持续发酵后,越发主动地选择原本在民众心中更受信赖和认可的洋奶粉。

  此番洋奶粉事件曝光,无疑传递了一个信息,即食品安全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难有能独善其身者。奶粉产品自身易变质的特性却要经历从养牛、提取原料、运输、存储、交易、生产的超长产业链条,链条中任一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势必酿成大祸。

  因此,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洋奶粉,想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安全,都必须要面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即如何更有效地监管,对奶粉产品质量安全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事实上,随着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的频发,国家对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早在今年6月,国务院就提出将“按照监管药品的模式来对奶粉进行监管”。这就意味着,奶粉监管将摒弃现有只有一个笼统QS认证的机制,并效仿药品监管,从原料到生产再到流通渠道须逐一认证。

  一直以来,有关奶粉的监管多集中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而对于奶源尤其是中小农户的监管长期缺位,难改监管松散现状。同时,乳品企业间往往更加重视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和急剧扩张,对于远离总部,且规模较小的奶牛场的管理,如对饲料、鲜奶的管理一直比较疏忽,加之缺少有关监管的强制规定,奶源质量的安全已然成为奶粉质量安全的最薄弱环节。

  正所谓“从源头控质量”,一旦奶粉原料难获质量保证,任何打着健康、绿色幌子的产品都是徒劳。因此,奶粉监管的重中之重,还是在于奶源,这已经是乳制品行业的共识。然而,不同于药品有着“集中生产,监管便利”的条件,企业奶源的分布往往较为分散,监管难度可见一斑。

  国家目前已经推行对奶粉企业的驻厂监督员制度仍有可为空间。由质监部门向奶粉企业派驻驻厂监督员,尽管名义上强调了其全程参与质量验收、监管,确保奶制品安全的责任,但实际上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监督仍相距甚远。

  当前,我国对奶粉企业和产品的监管模式仍过多集中于以抽样、检测手段为主的监管模式,而并非与国际通行的全过程监管相接轨。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驻厂监督员制度,发挥其全过程监管的作用,对转变我国奶粉产品监管模式至关重要。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重新将目光锁定本次“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不难发现,事件曝光源自相关奶源企业的自检,并最终让质量事件公之于众。早在今年3月,企业自检监测发现其原料中梭菌属微生物指标呈阳性,至731日进一步检测后,发现一个样本中存在肉毒杆菌。

  对此,新西兰总官方批评企业存在“拖延曝光产品质量问题”。据了解,在新西兰,第三方独立机构和企业如果不及时将检测信息如实上报监管当局,可能会被吊销执照,受到严重处罚。

  实际上,主动公开不良信息,需要的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而在我国,因制度尚待完善,对企业自检信息是否需要上报或公布、如果不公布会如何处罚等内容并未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面临质量问题时存在侥幸心理,大大提升了酿成大祸的几率。

  可见,对奶粉产品质量安全更有效地监管,需要包括企业、监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对任一环节的安全纰漏“零容忍”,由此才能从源头遏制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一点,对事关下一代生命健康的婴幼儿极为重要,对事关民众生活各领域的食品安全,同样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