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微言(2013-8-9)
对“只换贵的”说不
买的东西不合适,前去换货时,商家却提出只能加价换贵的。针对消费者经常碰到的经历,消协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霸王条款,消费者有权对其说不。在购买商品时,最好和商家事先书面约定,如换货要遵守公平交易原则。假如商家对此予以否定,那您就给他来个“否定之否定”,干脆不买了。
是导游还是导购
好导游应该是游客的老师——知识丰富,耐心讲解。近日到青岛的游客反映,个别“老师”的讲解却变了味儿,介绍景点时信口开河,介绍购物却出奇得耐心。据了解,这些导游为了避嫌,不再明目张胆地要求顾客购物,而是提前将“合作伙伴”的店铺放在行程里,给游客造成“自由购物”的错觉而欣然上当。自然,导游和店家皆大欢喜。导游变导购,心思肯定用歪了。
“病”了的中药材
随着“中药材用硫磺熏制,老鼠在旁被熏死”的消息网上热传,中药材市场的乱象再次成为焦点。专家表示,近年来中药材屡屡因农残超标、掺杂使假等问题而遭遇信任危机,必须从源头加以整治,刻不容缓。市场上更有惊人发现:每公斤卖到八九千元的藏红花,竟然是纸做的。看了这些报道,令人心情沉重:医者神圣,药者仁术。而这种诈钱索命的造假行径,与阎王小鬼何异?!
谁是危险的“喂糖者”
调查显示,市场销售的饮料普遍存在“过甜”现象,北京市场超半数饮料含糖量超过45g/500ml。喝一瓶饮料,等于吃掉10块方糖。若按照100g糖产生400千卡热量计算,70g糖可产生280千卡热量,这个数字不算小。营养学家表示,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摄入量超标,极易促发多种慢性疾病。奉劝那些给消费者“喂糖”的企业,“甜蜜”决不能成为“事业”,否则会断了你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