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检”品牌浮出水面——2012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活动周侧记
“看,蛟龙号。”“咱们特检人在检测蛟龙号。”
近日在海口举办的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活动周上,一系列重磅科技成果吸引着参观着眼球,也激发着特检科技工作者的豪情。
与“蛟龙”号4次亲密接触的江苏特检院无锡分院,特意把科研人员检测蛟龙号的工作照布置在展台最显眼处。创造了7062米深潜纪录的“蛟龙”号,在总体验收阶段、3459米潜水归来、5000米潜水归来、7000米潜水归来,江苏特检院无锡分院分别为其出具健康报告。院长孙小伟对记者说,目前,他们又展开钛合金检测标准的研究,这一项目将为“蛟龙”号相关部件的国产化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7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在科技成果展上浓墨重彩亮相。奖牌大户中国特检院展出了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
不少从实验室搬到展厅的科研成果充满着坚涩的专业术语,但是,内行人明白,正是这些不那么脍炙人口的成果,推动着中国特检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特检院“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级技术与应用”荣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科研成果,实现了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的不停产、不开罐、不清罐在线检测,在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是国家储备油工程中广泛使用。据中国特检院研究员沈功田介绍,过去,我国主要采用停产开罐抽查检验的方法,这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停产损失,也易造成活性缺陷的漏检,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这项技术对促进压力容器和大型常压储罐安全技术进步,保障这些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减少泄漏和爆炸事故,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特种设备是一个似懂非懂的名词,感觉离自己遥远。事实上,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设备。在这一领域工作了许多年的一位老特检给记者比喻说,特种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命脉”,起重机械是主要工业行业的“骨干”,燃气压力管道是城市的“生命线”,更不必说游乐设施、燃气罐和电梯,每一类特种设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须臾不可或缺。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把他们的电梯应急救援系统搬到了展会现场。随着鼠标的点动,杭州用户的电梯运行画面出现在展台前的电脑屏幕上。该院最新科研成果《城市电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故障报警、困人自动呼救、应急救援、事故预警、维保监管和事故追忆等功能,通过物联网平台,将电梯的使用、维保、检验、监管等有效融合。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杭州调研时称赞说:“杭州电梯应急救援系统的运行,把现代管理的理念、技术和质监部门的职能、职责、优势及老百姓的呼声、需求融合在了一起,做到了数字准、情况明、责任清,真正体现了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理念。”
安全和节能是此次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成就展上的关键词。322项科研成果、300多篇学术论文,都与安全和节能主题有关。
安全责任牵动着每一位特检人的神经。中国特检院院长林树青说,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燃气管网、战略油储备、煤液化、重大石化成套装置和大型火电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推进实施,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在特种设备领域不断涌现,高参数、高危险性特种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保证这些特种设备长期安全服务于经济发展,是摆在科技人员面前的现实难题,也是科研人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特种设备还是能源消费大户。以煤炭为例,我国煤炭年产量约为32亿吨,特种设备中仅锅炉用煤就达22.4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0%。10月20日,由中国特检院牵头组织申报的“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提高及能源合同管理与示范”项目,通过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行性论证暨课题立项评审。项目的实施,将对构建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促进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周还举办了锅炉专场、起重机专场等5个专场的学术会议,150多位科研人员作了课题报告。有时,同一时间举办的多场报告会让人不由得叹息分身乏术。充满着专业术语的成果交织着曲线、图表和奖励证书,随着幻灯片的变幻不时引起掌声雷动。
活动周不仅展示了平台成立以来花团锦簇的特检科技创新成果,还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特检科技创新历程,也展望了繁花似锦的特检科技创新未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成立科技协作平台,是特种设备科研顶层设计的创新成果,志在面对国际竞争,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技术服务的全新模式,为将“中国特检”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而努力。
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科研成果,见证着收获;一场又一场生动风趣的学术报告,解读着创新;一个又一个图文并茂的展板,镌刻着成就。“中国特检”这个科技品牌,就像蛟龙出海一样,借助着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开始浮出水面。